河北城镇化路径探索 住宅产业化是个好抓手(4)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3-03-16 09:01 字号:T|T

摘要:城镇化确实是带动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抓手,也说明大家在推动城镇化发展商正在达成共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热情是好的,不过在推动这样一个巨大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工程之前,大家需要进行冷静的思考。

原声带

针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客观现实,增强农村金融对新型城镇化适应性,提高农村金融对新型城镇化服务能力,不仅需要在总体上加大农村金融对城镇化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还需要做好调整金融机构布局、创新金融服务工具,完善金融制度等方面工作。

———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府副省长秦博勇建议发展农村金融助推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要保护农民的利益。我国的城镇化主要是以大量征用农用土地实现的。当前很多地方,城镇化被简化为让农民上楼,结果许多农民“被上楼”。征地与用地的双轨制,使农民利益受到隐形侵害,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使农民利益受到公开伤害,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使失地农民生活水准降低,就业培训跟不上,使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突出,失地农民“拆迁易、入住难”。城镇化的核心是要让农民真正进城,是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而不是钢筋水泥空盒快速扩张及房价快速飙升的城镇化。

———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贵宝建言要警惕过度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冷思考

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因果关系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唐山市政协副主席沈瑾

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

燕赵都市报:今年很多委员都在关注城镇化,您对城镇化有什么样的看法?

沈瑾委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城镇化的表述非常准确,比如“要遵循客观规律、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规模、保持乡村风貌”。建设城乡融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已成为重要战略抉择。大力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大方向是对的。也赞同中央关于“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的基本判断。

燕赵都市报:对于中国的城镇化来说,什么是“客观规律”?

沈瑾委员:举个例子,一栋楼房的建筑周期是一年,你非要半年之内就完成了,这在没有大的技术进步的前提是,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宏观政策把握上,并非城镇化率越快越好、越高越好。

人多资源少的大国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而作为大国,由于国土面积辽阔,高度城镇化地区必然要被低度城镇化地区所抵消和平均化,其本身就决定了城镇化率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农业发展不可能走西方国家的那种大规模机械化、大量农民破产的道路,城镇化率也就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城镇化率的提高并非来自政府主动和有意识的推动,而是城乡社会、经济、市场、产业和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否则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切忌在城镇化发展上出现有速度、无质量的局面,切忌形成新一轮“大跃进”的城镇化。

对于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冷静思考

燕赵都市报:目前政府、企业和民众似乎都对城镇化充满热情,您赞同吗?

沈瑾委员:这说明城镇化确实是带动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抓手,也说明大家在推动城镇化发展商正在达成共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热情是好的,不过在推动这样一个巨大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工程之前,大家需要进行冷静的思考。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河北城镇化住宅产业化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