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五条”的原则框架与想像空间(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观点地产网 发布日期:2013-02-27 07:31 字号:T|T

摘要:不妨将“国五条”视作给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一个原则性框架,至于其中还会放入什么内容,要看“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无论如何,房地产市场回归民生原点已是必然,这应该毫无疑义。当前出台“国五条”的意义,正在于稳定住房市场预期。

但是,市场人士是否看到以下几点,整个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思路没有太多改变,反映了一种政策的延续性,而新一届政府上任之后是否会继续这种政策思路则相当不确定了。假如政策思路改变,那么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也会很大不同。

“国五条”主要目的是管理预期,核心内容是鼓励住房消费需求遏制住房投机投资,仅是就这一原则而言,也能为新一届政府具体转化新的住房政策留下无限想像的空间。尽管前十年每次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都已打出这个旗号,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出台具体细则落实过。比如,2010年的“国十条”特别强调了这个原则,但当时政府选择性地出台了实施细则,而没有断然采取国际上遏制高房价通行的信贷及税收杠杆政策,而这个信贷及税收杠杆政策无疑是新一届政府上任后的一个可能选项,也是在鼓励住房消费需求遏制住房投机投资原则下有无限可发挥的政策空间,至于新一届政府如何出手,就得看如何来定义住房市场,如何选择房地产政策工具来保证新定义下的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了。对此,下周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会给出新的答案。

如此看来,不妨将“国五条”视作给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一个原则性框架,至于这个框架中会放入什么内容,还要看“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无论如何,房地产市场回归民生原点已是必然,这应该毫无疑义。在当前出台“国五条”的意义,正在于稳定住房市场预期,尽力遏制住全国大中住房市场的价格升势。而在“国五条”的框架下,相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会有不少新内容,所以,市场切不可用老思路来看新政策。

不能不说,过去十多年来,各级政府一直在把房地产调控当作短期的经济调控手段,而不是一项长期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而我国过去十多年的经济腾飞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更是依赖成瘾,是调控政策一直得不到有效执行的背后深层原因。随着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持续深入,随着新经济增长点的逐渐形成,各级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势必会逐渐减少,最终会促使中央政府下定决心让赚钱功能彻底退出住房市场。如果这样,那现在看似没有多少新内容的“国五条”就会对未来住房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国五条国五条想象空间地产调控新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