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再放量 商业地产“不差钱”?

扫描到手机 政策与金融 来源:云南信息报 发布日期:2012-12-05 11:39 字号:T|T

摘要:虽然银行融资受到冲击,但是众多的房地产商主要来源依然在银行,特别是商业地产,由于牵涉城市发展需求,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其贷款相比住宅地产也更有优势,尤其对于一些知名的房地产商。

“现在进入成都的都是知名大品牌开发商,其中上市公司更是不在少数,这为项目的资金来源提供了非常多样的渠道,所以基本上应该不存在资金困难的问题。”成都一家项目销售代理公司的经理耿嘉(化名)告诉记者。

据一国有商业银行四川省分行信贷部负责人介绍,在早期,房地产的资金来源大多都是经营性抵押贷款和银行授信。这类资金的操作方式就是一些大的房地产商先取得地方政府的信任,并由地方政府作担保寻求银行授信。

信贷紧缩之下,信托依然是房企救急的重要通道。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起起落落,聪明的房地产商们开始在西部投向了高利润回报的商业地产,也因此吸引了银行、私募基金和信托等金融机构,简直演变成银行和信托公司的狂欢。

信贷紧缩

商业地产“不差钱”?

虽然银行融资受到冲击,但是众多的房地产商主要来源依然在银行,特别是商业地产,由于牵涉城市发展需求,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其贷款相比住宅地产也更有优势,尤其对于一些知名的房地产商。

由于2007年央行的六次调息,和银监会出台的九条新规,其中严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项目资本金比例达不到30%(不含经济适用房)等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地产企业又陷入融资困境,房地产信托再次得到发展机会,呈现迅速增长态势。

据相关统计,在2008年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中,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为272.2亿元,占全部集合信托募集资金的32.16%。2009年,房地产信托保持增长势头。2009年共有37家信托公司成立了186款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募集资金规模总额375亿元。甚至到了2010年,监管层对房地产信托业务逐步规范,要求信托公司审慎开展,也并没有妨碍房地产信托规模快速扩张,房地产信托产品成立数量为397款,同比增幅为110.05%;成立规模达1210.62亿元,同比增幅为208%。

“在货币政策偏紧的情况下,一旦银行货币供应减少,信托、私募基金等渠道融资需求就会增多,因此,信托规模有随着银行信贷紧缩而膨胀的趋势。”一信托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国家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和房地产丰厚的利润所吸引。与此同时,房地产信托产品大多利润率较高,信托公司在银信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受限的情况下,也更倾向于选择房地产业务作为业绩驱动力。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2012再放量商业地产“不差钱”?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