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10分钟便民托育服务圈破解带娃难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河北日报 发布日期:2025-08-19 07:44 字号:T|T

摘要:作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衡水打出政策扶持、载体建设、人才培育组合拳,精心打造“衡惠托”服务品牌,着力破解“带娃难”民生痛点。目前,全市361家托育机构提供2.3万个托位,千人口托位数达到5.6,位列全省首位。

本报记者 焦 磊

打造10分钟便民托育服务圈,出台入托补贴政策,建立市县两级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发展医育结合、智慧托育等新业态……

作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衡水打出政策扶持、载体建设、人才培育组合拳,精心打造“衡惠托”服务品牌,着力破解“带娃难”民生痛点。目前,全市361家托育机构提供2.3万个托位,千人口托位数达到5.6,位列全省首位。

政策托底,服务暖民心

“宝宝们,准备吃饭了,这可是你们爱吃的蒸饺哦……”8月9日,衡水市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托育老师将冒着热气的蒸饺端上小餐桌,孩子们高兴地拍起手来。

衡水市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面积不大却功能齐全。除了就餐区、睡眠区、活动区等基础功能区域,还依托医院医疗资源,设有康复室,能为婴幼儿提供小儿中医推拿、中药贴敷、多感官训练、发育测评、健康查体等保健服务。

“自己看没时间,请保姆不放心,对于双职工年轻父母来说,上班期间孩子谁来带是最让人头疼的事儿。”衡水市妇幼保健院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白雅敏表示,托育中心凭借专业性和权威性赢得年轻父母信任,普惠性的托育费用,大大减轻了经济压力。

“二孩入托每月减免500元,算下来全日托每月才800元。”准备接孩子回家的王雅琳说。

为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衡水市出台《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支持措施》,明确在全面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基础上,对在市域内登记备案的托育机构入托且符合生育政策的3岁以下婴幼儿,给予入托补贴,第一个婴幼儿每人每月300元,第二个500元,第三个800—1200元,婴幼儿入托时根据入托孩次直接减免托育费用。

同时,对符合标准的托育机构,衡水给予激励性奖补和减免租金、水电气热优惠政策支持,有效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和服务价格。该市还成立了市托育协会,发挥行业优势制定服务标准,引领行业发展。自2024年开始,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70万元为机构购买责任保险,降低了托育机构运行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家庭送托意愿。

“园所进行设施改造时,就获得了10多万元的奖补资金,水电气热均按民用价格计费,水电气热按居民价算,光这两项每年就省不少。”桃城区小萝卜托育中心负责人罗淑贞介绍,这些政策对托育机构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加强培训,队伍有保障

“之前家里请保姆,先不说费用高,孩子还学不着东西。现在孩子在托育中心,不仅节省了费用,还能培养学习、社交等技能。”家长张硕说。

婴幼儿的托育需求增长迅速,托育人才短缺、服务质量待提升等痛点也逐渐凸显。为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迈进,衡水通过加强专业教育、抓实在职培训、深化医育融合等举措,主动适应托育服务领域的发展新要求。

“在母婴护理实训中,学生需完成从婴儿沐浴、抚触到产后康复的全流程操作,考核标准直接对接行业规范。”在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教室,该校学前教育与社会服务系老师屈红介绍,教室里的育婴仿真模型、早教互动教具都是按最新托育机构标准配置的,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快速上手岗位工作。

针对托育人才需求缺口,衡水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在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等8所职业院校新开设或扩招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专业,构建“理论+实训+见习”的培养体系。今年,该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专业年招生规模达725人,有效缓解了用工荒。

同时,衡水还采用“线上+线下”“集中授课+分组实操”的方式,对全市3500名在岗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和1900名幼儿园教师开展定期培训和免费转岗培训,内容涵盖婴幼儿营养膳食、早期发展指导等20余项课程。截至目前,全市保育师持证率已超过90%。

目前,衡水已依托公办医疗机构设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12个,托育健康服务驿站44个,覆盖所有托育机构,开启“社区卫生服务+托育服务”模式。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健康讲堂,辐射乡村,分区域对托育机构育儿家庭提供托育服务和科学育儿指导。

此外,衡水建设托育信息管理平台,所有托育机构与系统实现联网互通。“机构运营数据、婴幼儿活动动态实时更新,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看孩子在园情况,我们也能通过系统监管,双向透明更放心。”衡水市卫健委人口家庭科科长常国庆介绍。

覆盖面广,托育在身边

8月11日7时许,家住丽景名都小区的张艳带着孩子走进社区旁的小萝卜托育中心。“开在家门口的托育中心、专业的保育员照护、离家不到10分钟的路程,自从把孩子送到这儿,我和爱人上班都踏实多了。”张艳表示。

这家托育中心位于市区繁华地段,周边住宅小区聚集,婴幼儿家庭托育需求较大。“我们主要面向周边小区的6个月至3周岁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等多种服务。目前,有乳儿班1个、托小班1个、托大班两个。”罗淑贞介绍,与幼儿园固定时间接送不同,这里的托育服务充满灵活性,“宝宝年龄小,作息不规律,家长随时送、随时接都可以。”

根据不同区域人口密度、年龄结构,衡水打造了174个10分钟托育便民服务圈。通过社区嵌入式托育、单位福利托育、幼儿园托班等多元模式,构建“家门口可托育”服务网络,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覆盖率超90%,送托时间降低至10分钟左右。

8月10日,饶阳县同岳乡的农村示范托育点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每月600元托费,比城里便宜不少,还有县中医院的医生定期来体检。”村民赵大姐说,以前孩子都是让老人照看,现在家门口有了托育点,把孩子送到这儿,既方便又放心。

衡水通过盘活闲置校舍、利用村级活动场所等方式,在农村产业聚集区建成5个示范托育点,着力填补农村托育空白。饶阳县托育点与县中医院共建“医育融合”模式,医生每月来园开展生长发育评估、急救演练;政府补贴让托育费低于市场价近400元,专业托育服务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娃一样享受优质照护。

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残疾婴幼儿康复托育中心设置97个专业托位,将康复干预与托育服务深度融合,烈士子女、残疾儿童享受50%托费减免,让特殊家庭感受到托育政策的暖意。

责任编辑:石家庄 关键字:衡水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