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顺势大作为 正定新区将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3)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4-12-29 10:53 字号:T|T

摘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规划,把滹沱河北岸共825平方公里的区域,整体谋划为正定新区,突出其历史文化区、商务核心区、空港工业园区及综合保税区、京津冀产业承接区、生态涵养区等五大功能,正定新区将成为石家庄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

对接京津主动作为

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石家庄,拥有110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目前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初具规模,石家庄科技大市场已正式启动运营。

今年,石家庄行政区划调整与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先后得到批复,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产业协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历史性机遇,绝不能错过。”

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科技资源和较强的承载能力,使石家庄成为承接京津产业和要素转移梯度差较低、辐射带动和集散联通作用较大的中心城市。

今年年底,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石家庄阐述了自己的产业发展格局:

——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发挥“南北通衢”和“华北重要商埠”的综合优势,加快城市核心商务集群、批发市场集群、电商企业集群和物流产业集群等四大集群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国际贸易城项目总投资800亿元,可以吸引30万人就业创业,将成为承接京津商贸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以自贸区的标准加快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建设,努力把石家庄建设成为规模集聚、贸易便利,服务京津、辐射全国的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挥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现代中药等产业优势,积极融入京津产业价值链协作,提升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发挥中航通用飞机、南车轨道交通等50余家企业整机整车的优势,加强与京津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的合作,努力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充分利用中电科13所、54所的研发优势,加强与京津在电子元器件制造、卫星导航设备研发与应用、半导体照明、光纤通信装备制造及平板显示材料等方面的合作,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完善科技大市场功能,建设面向京津冀区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交易平台;组建石家庄京津冀产学研联盟,打造面向京津带动全省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在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与京津开展联合攻关和示范应用,共享研发成果;依托既有的25家国家级开发区、省级产业聚集区,打造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提高省会承载能力。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规划,把滹沱河北岸共825平方公里的区域,整体谋划为正定新区,突出其历史文化区、商务核心区、空港工业园区及综合保税区、京津冀产业承接区、生态涵养区等五大功能,正定新区将成为石家庄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

与京津产业对接合作全面推进。截至目前,与京津合作项目117个,总投资达到1405亿元,其中央企合作项目46项。据预计,2014年石家庄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50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超过680亿元。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