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国企高额超缴公积金 专家称冲击社会公平底线(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14-09-15 07:43 字号:T|T

摘要:“现在公积金执行超标准、超额缴纳的绝大多数是垄断国企。”南宁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王林说。超规格缴存的一般都是保险、银行等国企,其中一家企业个人加上单位月缴存总额达1万多元。缴存额最低的是一家政府宾馆,职工个人缴存加上单位缴存每月才20元。

管理者认同“不公”否认“劫贫济富”

接受记者采访的全国近20家公积金中心的管理者,一致认同公积金缴存“不公”,但并没有“劫贫济富”。他们认为,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制度的确解决了不少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认为,总的来看,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作为住房货币化分配的主要形式,促进了缴存职工住房资金积累,提高了职工住房消费能力,是城镇住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持住房建设、解决缴存职工的住房问题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住建部2011年委托北京大学对20个城市1.4万名缴存职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77%的职工认为住房公积金对解决住房问题的作用很大或有所作用。

专家表示,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公积金的长期积累,逐步增强职工购、建住房能力,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是城镇在职职工及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缴存的具有保障性和互助性的一种长期住房储金。

苏州公积金中心副主任朱建明认为,住房公积金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家出钱凑份子用于解决基本住房问题的互助基金。包括购买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以及租房。公积金主要针对的是具有一定自我购房能力的社会中间阶层,满足低收入群体基本居住需求的政策主体是救助型保障,指望用公积金来保障社会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住房保障体系功能的错位认识。

北京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杨学锋也表示:“住房公积金制度是面向全社会所有人建立的一个解决基本住房保障的制度,而不是对中低收入群体有特别的倾向,具有普惠性。”

至于是否扩大缴存面,吸引低收入群体都来缴存公积金,目前也存在争议,有一部分观点不支持特低收入群体的钱进入公积金的蓄水池,理由是缴存额少、使用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则认为,强制储蓄基本原则就是大数法则解决不公平和效率不高问题,应该让更多群体进来实现大数法则。但对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的缴存应该有所差别,追求缴存的沉淀量,实现随走随取(要符合相关规定),还要建立转存功能,实现类似于银行账户资金转存的功能。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