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回购利率突袭30% 打新成推手?

扫描到手机 政策与金融 来源:腾讯 发布日期:2014-06-19 17:54 字号:T|T

摘要:6月18日,临近收盘前3分钟,上海证券交易所1天期国债逆回购(也称质押式回购)利率GC001狂飙至30%,为年内次高,并最终收于15.36%,较前一个交易日收盘时大涨1273个基点。

临近“6·20”钱荒事件一周年,资金市场再起波澜。

6月18日,临近收盘前3分钟,上海证券交易所1天期国债逆回购(也称质押式回购)利率GC001狂飙至30%,为年内次高,并最终收于15.36%,较前一个交易日收盘时大涨1273个基点。

与此同时,交易所国债逆回购其他期限产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其中,7天、14天期利率分别上涨247.5个、38.5个基点,报收于6.430%和5.665%。

适逢IPO重启后首批新股申购,投资者热衷“打新股”被认为是近两日场内市场资金面骤然收紧的直接推手。

6月18日,联明股份、龙大肉食、飞天诚信和雪浪环境共4只股票进行网下网上申购。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业内人士分析称,利率飙涨主要缘于“打新股”引发的连锁反应。从需求端看,很多机构通过交易所做质押式回购进行融资,但是现在为了“打新股”,资金供给会下降,从而造成资金供需失衡。

交易所市场的投资主体是基金、券商,而银行间市场是银行,前者体量也远小于后者,所以交易所质押式回购利率飙升对银行间市场的传导效应很低。

而市场数据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18日当天,银行间市场各期限利率变动很小:截至6月18日11:30,隔夜、7天、14天期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分别上涨3.90基点、4.30基点、94.30基点,但利率水平并不高,分别为2.6390%、3.0740%、4.5110%。

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截至6月18日下午5点,R001、R007、R014分别上涨8基点、-1基点、143基点,加权平均利率也仅为2.6711%、3.0943%和4.4883%。

以此来看,银行间市场各期限利率走势相对平稳,仅有跨季末的14天期shibor利率上涨在100基点左右,而总体上利率水平也都并不高,这说明银行间市场并未出现资金明显紧张迹象。

而在去年2013年6月20日,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资金市场几近失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后期资金面不会出现紧张的可能性。

央行公开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银行业居民存款下滑厉害,其中人民币存款减少6546亿元,同比多减了5545亿元。在存款分类中,住户存款减少了1.23万亿元。这让许多银行心有余悸,担心“620”钱荒再度重演,各家都已经提前布局锁定存款。

申万银行业分析师徐冰玉指出,在今年外部流动性注入较弱、存款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在季末、年中这样的特殊时点,必然会对其他金融子市场产生“虹吸效应”。事实上,自2010年以来,每年6月,银行间市场、理财产品市场、股市均受到银行吸存的“季末效应”而表现较弱。

虽然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相对稳定,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打新”的影响,且新股发行的后续影响仍值得关注。有分析称,险资基金券商等跨市场投资者积极参与打新,也会影响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

不过,多位人士认为,出现去年“6·20钱荒”的可能性比较低。

去年,外汇占款保持较快增长,依然是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在“6·20”前几周,是金融去杠杆化、央行坚持不“放水”甚至微量回收流动性等宏观背景。

但是,今年随着6月底临近,央行政策基调属于稳中偏松,上周(6月7日-13日)公开市场净投放1040亿元,这已经是连续五周实行净投放,总规模达3610亿元。此前的定向再贷款、定向降准等举措,也释放了一定流动性。不难看出,基于市场普遍担忧6月底的流动性状况,央行已提前作出了反应。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认为,从基础货币投放来看,近期宏观流动性相对较为宽松,出现“钱荒”的可能性很低。

申万银行业分析师徐冰玉进一步指出,今年央行开始实行利率走廊机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较好地维持了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但由于股市流动性更加敏感和逐利,预计今年股市受到影响相对较大。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钱荒隔夜回购利率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