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家仇保兴批地方形象工程:造成大量空城(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14-06-13 07:05 字号:T|T

摘要:“现在很多领导有一个明显的误区,认为城镇化率还不够高,有的省已到60%的城镇化率,还要追求90%甚至更高,盲目扩大城市建设,不注意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人居环境,把农村变成城市。”仇保兴表示,农村和城市是互补性发展,如果农村消失了,城市人口只有流入没有流出,没有稳定的城乡流动机制,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

30年“城市管家”

对城镇化发展中种种弊端的洞察,也是基于仇保兴近30年来“城市管家”的实践和研究结果。

在担任住建部副部长之前,仇保兴先后在市场经济起步较早的浙江乐清和金华市担任过党政主要领导,1999年-2001年在杭州市担任过市长。

上述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视亦在其早期地方施政时就有体现。仇保兴担任杭州市长的三年,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铁腕拆违”。1999年6月,杭州召开拆违工作动员大会。仇保兴提出拆违工作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当时的口号是向违章建筑宣战。

据公开报道,到1999年12月,杭州共拆除违建和过期临建73.93万平方米,占全市应拆除违建的53.8%。其中风景区拆除率为26.9%。到2001年,有598名干部的违法建筑被处理和公示。而桃源岭、浙江汽配城等当时的著名钉子户也被拆除。

除了将近20年从一线工作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城市管理经验,仇保兴的学术素养也非常丰厚。

自杭州大学本科毕业后,仇保兴先后参加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生、复旦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班学习,并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行了海外学习,并曾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

这一层履历让仇保兴打上了“学者型官员”的标签,在仇保兴住建部的办公室里,摆了很多书,仅会客的茶几上就堆了两尺多高,这些书籍多与城市建设相关。

实际上,仇保兴自己也有多部涉及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城镇化战略研究、产权制度改革等范畴的学术著作出版。

正是基于城市管理实践和规划研究的双重经历,仇保兴深知中国城镇规划之弊。“我担任过市长,后来又在部里当副部长。”仇保兴在上述京交会论坛上表示,地方的市长书记想的是怎么把土地财政用好,中央想的是怎么管好土地财政,这就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

当前的机制下,城市的决策者对于规划具有绝对的权威,但城市建设一旦定型,难以改正恢复。也因此,仇保兴在担任住建部副部长期间曾在多个场合阐述一个观点:健康的城镇化要保住关键的5大底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互补协调发展、紧凑式的城镇空间密度、防止出现空城、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另一方面,这位主管规划的前副部长亦曾借鉴国外经验,于2005年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制度,其核心就是通过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派出城乡规划督察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相关政策及规划,监督地方规划的实施情况。

截至目前,103个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已经派驻了116名城乡规划督察员,形成部、省、市属地管理、分级分类的工作体系。亦是住建部落实新型城镇化,强化规划监管的重要措施。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空城仇保兴地方形象工程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