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软着陆不是房价下跌 而是老百姓买房容易实现(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日期:2014-06-10 06:36 字号:T|T

摘要:既然有硬着陆,那么什么是软着陆?真正的软着陆不是认为房价会处于下跌,而是认为在这个环境中,老百姓买房会越来越容易实现。也即楼市依然面临一个高速增长期,但购房者的购房能力会强于房价上涨的能力。

既然有硬着陆,那么什么是软着陆?真正的软着陆不是认为房价会处于下跌,而是认为在这个环境中,老百姓买房会越来越容易实现。也即楼市依然面临一个高速增长期,但购房者的购房能力会强于房价上涨的能力。但为什么软着陆的现象难以出现?很明显,从硬着陆向软着陆转变的过程,遇到了各类阻力。市场各个参与者一些基本环节没有完成,自然阻碍了这个过程的完成。

地方政府还在为地方财政收支等所困扰。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并没有打通,即便目前部分城市允许发行市政债券,但要全面推广,还需要一定时间。从土地制度上看,土地出让还是要在一次性卖地的模式中兜圈,土地经营的思维还是难以确立。目前有6个城市在试点共有产权住房建设,但也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推广。而且从城市产业经济的角度看,很多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比重还是很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如果盲目打压价格,可能会引发城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系列负面反应。

购房者如果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总体上会减弱观望情绪,而选择积极入市。从目前的房价收入比数据看,绝大多数房价都超过了当地居民的承压范围。比如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房价收入比高达10年以上。通俗地理解,在一线城市生活,需要不吃不喝至少10年时间,才能买得起房。买房如此困难,恰恰伴随了房价的高速增长过程。市场预期依然以看涨情绪为主流,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房价容易抬升。

从城市的发展角度看,虽然新型城镇化利好部分人口迁往中小城市,但实际情况是,大城市依然有更大的魅力。一、二线城市依然是人口的聚集地,这会使得此类城市的房价面临一个本能的涨价可能。尤其随着此类城市住宅用地不断趋于稀缺,更是会出现少量物业为多数购房者角逐的可能。这也使得此类城市的房价涨易跌难。

当然,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这些要素,即地方政府不再为财政收支而困扰、房企真正实现转型、购房者面临比较轻松的房价收入比、大城市人口不再扎堆聚集等,那么房价就会出现一个实质性的下降。这样的下降,和目前因信贷和市场预期两个因素带来的降价有本质的区别。

这样的软着陆,才是市场乐意见到的。目前市场很多观点认为,2015年中国楼市将有一个本质的转向。但若按此类要素的调整节奏看,再给予一年时间,仍显不够。按此逻辑推算,这样一个过程至少要在2020年才能完成。而这样一个对房价软着陆的时间节点估计,还是偏乐观的。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降价房价房地产买房软着陆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