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每平方米房价会降到2个月平均工资以下(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日期:2014-05-09 07:24 字号:T|T

摘要:到底如何看待目前的形势?未来又会如何?房地产行业的下滑态势,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采访了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总监杜丙国。

地方政府会放松调控

日报:现在部分城市调控政策出现变化,接下来会如何演进?

顾云昌:房地产市场出现严重分化,这和房地产市场特点有关,这是一个区域性市场。同样的一线城市也有差异。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分类调控,所以出现了一些地方微调,或者说是微刺激。

实际上地方政府是在现有权限里进行调控,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是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前者地方政府无权改变,后者地方掌握的就是户籍是否限购、税费能否补贴,还有就是公积金贷款的供应。目前看来,地方政府的救市主要就这三方面进行。

上一轮地方酝酿微调,马上就被干预掉了,这一轮没有干预,看来也是在情理之中,应该会影响到更多三四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目前一线城市还没有看出来有这样的迹象,北京上海还需要一定的观测期,尽管有一定的松动打折,还没有达到需要政府出手的情况。

谢国忠:救市没用,只是给大家一个错觉,让大家入市。限购就是吹动泡沫的力量,突然限购形成短缺的感觉,导致大家都去买房。

地方政府放松调控肯定会蔓延开去,会不断想各种办法出来。但是在三四线城市不可能有效,因为百姓本来就没钱,量又有那么大。

杜丙国:地方政府在救市的同时并不会突破中央调控的基调和界限。需求不足、供应过剩的三四线城市将率先调整,措施预计多为“开源式”,即放松需求端,通过放宽限购条件、降低首付及贷款利率、税费优惠等手段,刺激需求入市,加快存量去化。

此前房价过快上涨的部分二线城市,也将加入政策调整的行列。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由于面临较大的房价上涨压力,政策调整的空间及可能性将相对较小。

在前阶段多个城市进行微调后,中央并未如此前般进行干涉。可以看出,中央层面虽然在随时跟踪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但不愿出台更多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

地价平稳回归大势所趋

日报:有说地方政府比开发商着急,目前形势对土地财政以及地方建设会产生怎样影响?

顾云昌:地方政府比开发商着急,这话我认为有一定道理,因为房地产销售放缓,开发商预期改变,不积极拿地,施工速度放慢,会影响地方土地收入还有房地产税收收入,而地方政府依然高度依赖二者。

杜丙国:今年1~4月,代表房企拿地面积同比下降较为明显,占地面积、规划建筑面积降幅分别为19%、26%,但拿地宗数有所增加,拿地金额仅小幅下降3%。我们认为,企业拿地的减少主要在于多数房企进入消化现有土地存量的时期,而目前复杂的市场形势使得企业资金回流速度减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拿地的预期和资金。

由于企业拿地更趋理性,地价的平稳回归成为大势所趋,2014年三四线城市土地财政将有所吃紧。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谢国忠房价下降房价到两个月平均工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