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 加大经济硬着陆风险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日期:2014-01-03 06:57 字号:T|T

摘要:201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中性取向,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政策工具,6月份“钱荒”成为全年金融运行的分水岭。

201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中性取向,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政策工具,6月份“钱荒”成为全年金融运行的分水岭。2014年金融运行与金融调控面临保持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房价高企和区域分化、美联储退出QE冲击跨境资金流动、社会资金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超调等问题。金融调控应坚持上下限区间管理的思路,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中性操作,主要依靠数量型工具,积极引导商业银行降低信贷资金成本。

但是,当前金融运行与调控面临五大主要问题。

1.信贷资金推动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

2013年,银行信贷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领域。前三季度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增加1.9 万亿元,同比多增9176 亿元,其中,个人购房贷款增加1.37 万亿元,同比多增6931 亿元,增加部分与同比多增部分分别占全部房地产贷款的72.1%和75.5%。9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已攀升至20.2%,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房价出现新一轮快速上涨。2013年房价上涨势头进一步抬升,百城住宅价格指数连创历史新高,各月环比涨幅在0.7%-1.2%之间,11月份同比涨幅达10.99%。房价上涨呈区域分化:百城住宅价格指数中,一线城市价格上涨迅猛,各月环比涨幅在1.2%-2.5%之间,11月份同比涨幅高达22.77%,房价水平已明显超过居民承受能力;二、三线城市价格涨幅温和,10月份同比涨幅分别为9.7%和4.08%,部分二、三线城市还出现入住率极低的“鬼城”现象。温州、鄂尔多斯等民间借贷盛行的地区,正面临过度投机“后遗症”,由于民间资金链崩盘、炒作资金撤离,房价大幅下滑。

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不仅加剧经济“硬着陆”风险,也使相关银行贷款风险上升。三线城市房价“滞涨”及“鬼城”现象的增多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可能步入调整。房地产上下游链条很长,而且具有很强的财富效应,与宏观经济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波及、传导效应会使相关行业的经营风险上升并形成共振反应,带来的负财富效应会冲击企业与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加大经济“硬着陆”风险,银行信贷质量问题也将全面暴露。

2.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仍存在一定难度

201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放缓。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提出“上下限”区间管理的宏观调控思路。基于这一思路,7月下旬以来,政府推出一系列“微刺激”政策以“稳增长”。受此影响,三季度国内需求有所复苏,带动经济增长小幅反弹。

从三季度经济运行的特点看,经济回升势头仍不容乐观。一是民间投资与居民消费增长稳中略有放缓,经济内生动力仍不足。二是政府基建投资受到的资金约束增强。在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日趋规范、严格的背景下,作为“稳增长”主要力量的政府基建项目资金来源趋紧。三是产能过剩抑制制造业复苏。目前国内产能过剩仍很严重,绝大多数的工业品供过于求。三季度工业企业出现阶段性“补库存”,但集中于上游领域,主要体现为原材料库存增加,说明企业补库存力度较弱,持续性不足。总体来看,经济增长短期回升势头难以持续,未来GDP增速仍可能小幅回落。

2013年CPI同比涨幅温和,但环比涨幅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新涨价因素上升较快,预计2014年CPI同比涨幅中会有约1.09%的翘尾因素。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保持稳定。世界经济复苏势头缓慢,美联储退出QE将推动美元走强,弱需求与强美元将压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之人民币持续升值,输入性涨价压力较弱。但劳动力成本上升及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带来的成本推动性涨价压力将继续逐步释放。“猪周期”已启动,但生猪整体供应量较大,猪肉价格涨幅将较为温和。在保护价政策托底下,粮价将继续温和上涨。鲜菜、鲜果价格季节性强、波动幅度大、种植与运输成本上升、政府调控手段有限,价格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综合来看,2014年仍将面临通胀压力,但总体较为“温和”。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QE金融运行金融调控经济硬着陆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