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中国人巨有钱又爱买房 是做房地产天堂(3)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南方报网 发布日期:2013-12-27 10:51 字号:T|T

摘要:“做企业永远面临两种选择:追赶或转型。如果做跟随性的决策,那么企业家很轻松;转型很累,并且有风险,但可能成为行业领导者。马云当时完全也可以做个庸俗的中介公司,那叫跟随;但是他转型做电子商务,今天就成为领导者。”

“守本分,有期待”

记者:2013年6月份,柳传志在“正和岛”表达的“在商言商”,引发了关于“企业家该不该谈政治”的热议,你站在哪一边?

冯仑:2013年年初的亚布力论坛上,我就讲了六个字“守本分,有期待”。当时大家调侃我,其实这个事我想了很久,直到今天,这六个字依然是我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企业家首先要守本分。企业家的本分是什么?代表所有的投资人,经营好你的公司,创造利润、扩大就业、完成税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所谓有期待,我们期待社会更法治、更好地保护所有人的权利,包括公民的财产权、人身安全、发展的权利和自由呼吸的权利。

另外,期待政府转型,加快改革。把市场的东西还给市场,政府不要在市场的怀里乱摸。

记者:光期待不行动,有用吗?

冯仑:民营企业家的期待,我觉得很重要。我们的期待得让政府听得见,并且有回应。比如三中全会说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要处理好政府和企业、市场的关系。这方面的期待有回应,我们就高兴,就鼓掌,然后再去期待别的事。比如现在雾霾严重,大家又发牢骚,政府回应说要治理空气,这是企业跟社会和政府良性互动。

期待不等于我要行动。我也期待法治民主,但只是期待而已。期待了不来,那也没办法。我又不是政治家,又不是专做社会活动的。

记者:期待有两种,一种是内心默默期待,还有一种是把期待表达出来。

冯仑:表达是对的。企业家有期待就要表达,我们觉得政府对于微观活动管理太多,就要表达;政府管制太多、审批太多,我们也要表达。但我们的表达得有个范围和前提,就是守本分,跟你本分有关的你表达;越过本分,尽量不表达。

比如很多公知讨论的话题,我跟企业家朋友聊天的时候,就一再说,这事我们不表达。因为第一,我们不专业,不专业就不要说话。第二,公知要生活在媒体中,这是他们的本分。我们生活在市场上,买卖是我们的本分,我们不能到别人的地界上去守他们的本分。假如我老站在妇女的角度表达,你们肯定觉得挺怪。

记者:所以是一个有尺度的表达。善于把握尺度,这跟你在中央党校读研究生,后来还在体改委工作过有关系吗?

冯仑:那倒没关系。这是我这几年的一个重要的反省和思考,就是企业家究竟应该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反省到年初的结果,就是“守本分,有期待”。

过去二十多年来我的本分就是做生意。哪天我不做生意,又回大学教书了,可能会跟他们论一论,但是现在不会。

延伸一下,应该是三句话,守本分、有期待、善于表达或者正确表达。民营企业家如果把这个问题处理好,就是进步和成熟。三中全会说要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的现代化水平,这事情就该党中央、国务院管,这就是他的角色。如果说他不管这个事,老管企业赚不赚钱,角色扮演就错位了。一个成熟的社会,就是政府管好政府,政党管好政党,企业家管好企业,公民遵纪守法。

记者:你先写了一本《野蛮生长》,然后才写《理想丰满》,是不是说野蛮生长之后才能理想丰满?

冯仑:我所讲的“野蛮生长”特指的是1993年之前,对于今天创业的人来说,我认为理想丰满不应该是野蛮生长之后的事情,而是从创业第一天开始就理想丰满。因为创业者所面临的法治环境已经比我们那个时候不知道好了多少。

记者:你曾经采访过公司的两个80后,问他们20年之后的中国梦,你自己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冯仑:非常简单,希望中国有一个法治基础上充满竞争和富有活力的市场经济体系,这是我企业生存的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如果说再有期待,当然是希望法治成为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一个安全保障,而不是领导批示。第三,希望天更蓝,水更好,生活的自然环境也要有安全感。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冯仑中国人买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