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中国人巨有钱又爱买房 是做房地产天堂(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南方报网 发布日期:2013-12-27 10:51 字号:T|T

摘要:“做企业永远面临两种选择:追赶或转型。如果做跟随性的决策,那么企业家很轻松;转型很累,并且有风险,但可能成为行业领导者。马云当时完全也可以做个庸俗的中介公司,那叫跟随;但是他转型做电子商务,今天就成为领导者。”

冯仑:这是一个偏见。我一直说,做房地产,中国是天堂,因为中国的市场巨大,人巨有钱,中国人又特别喜欢房子。为什么不在中国本土市场做,非要跑海外做?我们就两个理由,一个是我刚才讲的,在海外做一个小的项目,做成标杆来引导国内,搞清楚本土的房地产的未来模式和增长路径。

第二,本土的客户有要求。比如我的客户想去台湾,我就在台湾做了一个;他想度假,我就给他做个度假产品。我只是为中国的客户提供服务而已,不是抽象地说非要做海外业务。我们又不是新加坡,本土业务太小,做大了就必须发展海外。中国房地产企业做海外业务只有这两种可能是赢的,其他赢的概率都比较小。

“立体城市的核心是就业机会,而不是居住”

记者:最近五年,你的工作重心转到了“立体城市”,从设想到落地,你用了“墙上的美人和炕上的媳妇儿”来形容。

冯仑:五年前,一个朋友送我一本非公开出版物《中国梦》,其中有一个超级想象,是做一个系统的巨构建筑,来改变现有城市的问题。

后来跟这个作者见面沟通,我提出来巨构建筑做不了,垂直向上的城市,商业上倒是有可能实现。巨构建筑这个想法给我的启发是,城市实际上是可以提高密度的,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更有效地利用空间,这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愿景。

把城市立起来之后,农业可以在顶层,办公室可以在30层,警察局在20层,医院在10层,所有相关产业和社会机构纵向存在。生活在这种城市中,节省下来的时间成本以及交通减少带来的环境改善,更有幸福感。

过去的模式是错误的,政府圈地,开发商卖住宅,摊大饼,结果越来越远。大家离幸福生活就越来越远。

记者:为什么用自己和企业家朋友的钱做立体城市,而不是放在万通集团的架构里?是因为相对而言,这个项目风险更大吗?

冯仑:从一开始做立体城市,我就说了是追求理想、顺便赚钱。我把利润排在了第二位,第一位的是靠使命感去驱使。

正因为这样,股东们起初觉得不一定能赚钱,所以不愿意投资。没事,我自己拿钱做。等到商业层面上有点眉目了,刘永好他们也进来了,成为我的合作伙伴。做到今天,在西安和温州都落地之后,万通股东们的看法开始改变了,未来应该还是会纳入万通集团。

2012年一年我飞200次,这么折腾这事,还自己掏钱冒险,是为我自己吗?没有强大的使命驱动和价值观牵引,根本不可能。

记者:立体城市要解决的是大城市病,应该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超大城市做,才更有价值,但是目前落地的都是二线城市,这是“曲线救国”吗?

冯仑:梦想落地的时候,我们面临着三个成本。第一,财务成本,这是硬成本;第二,制度成本,这是软成本;第三,我个人的机会成本。

制度成本看的是哪里适合创新。北京的市场很大,财务成本肯定是合适的,但是北京的体制有多复杂你知道吗?在北京做创新要面临的制度成本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先选在西安这样的二线城市,制度成本低。

第三个是机会成本,做了立体城市之后,一年到头跟万通的人交流的机会就少了很多。也有股东批评我,说我把精力都放在立体城市了。但我只能去衡量,等立体城市变成一个成熟的模式。

每天我都在算这三个成本,一出差我就在想,今天一天可以安排5件事,我选哪个事。因为这三个成本,我先选了二线城市,但是未来一定会在北京和上海。

二线城市为什么选择在新区做?因为新区用的是新规划,制度成本更低,老区的规划冲突就多。先在新区做,我们找到了跟传统规划模式相磨合的办法,做成了一个规划导则,现在即便在老城区做,也能说服城市管理者们来接受了。

记者:听起来,这些制度的突破和创新,还是少不了一个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和变革的地方领导。

冯仑:立体城市如何在温州落地?非常偶然。我一个朋友,有一次坐飞机恰好跟当地一个官员邻座,朋友手里拿着我那本《理想丰满》的样书。两个小时的飞行途中,这位官员看完了样书,就说要找我去温州坐一坐。

中国正好处在改革年代,改革最大的好处就是人们在本能上认为有些事是可以改的。所有的官员、企业家、民众都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对于变革又不拒绝,所以总有机会。

记者:把工作、生活、居住都放在这样一个立体城市里,是避免睡城的好办法,但是如果有的人就是希望孩子能去北京四中读书,老人能去协和医院看病,而这些最好的资源又都在市中心,怎么办?

冯仑:睡城是平铺直叙的低密度居住区,而且不具备城市的大部分功能。一个建筑综合体最多是7种功能,城市有一百二十多种功能,立体城市现在的规划是能实现六十多种功能。

在立体城市,核心是就业机会而不是居住。我选了医疗健康产业,以这个为核心来展开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发展。为什么选这个行业,因为医疗行业的就业系数高,一张病床可以带动4-6个就业。

至于北京四中和协和医院这样的需求,要么我们想办法引进尽量匹配的品牌,实在要求太高的极少数人,我们就不管了。我们能做的是尽量把生活配套的品牌做到能够把多数人留在这儿。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冯仑中国人买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