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决定》是中国近十年最具雄心改革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日期:2013-11-17 08:09 字号:T|T

摘要:前天晚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文公布,连续引发外界舆论热议。外媒认为,这份全面改革的蓝图,是中共至少近10年来最具雄心的改革计划,将使市场力量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发挥更大作用。

前天晚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文公布,连续引发外界舆论热议。外媒认为,这份全面改革的蓝图,是中共至少近10年来最具雄心的改革计划,将使市场力量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体评价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无论是美联社、路透社还是主流纸媒,它们在形容《决定》时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议题广泛”一词。路透社说,这份文件谈到了多个领域的改革,既包括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城镇化和城乡融合等结构性变革,也回应了为自然资源征税等社会性问题。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则说,这是中国新一届领导团队拿出的第一份综合性改革方案。相较于用词相对含糊的三中全会公报,这份文件更具细节。它描绘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以应对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增长放缓、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

英国《金融时报》也提出,这份蓝图看上去是中国执政党“过去10年来最具雄心的改革计划”。路透社援引经济分析师鲍曼的话说,虽然仍需一些细节和后续评估,但从目前公布的政策来看,中国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关注经济中国寻求释放新经济增长点

路透社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执政宣言,而今正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来践行这一诺言。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扩张而显现出疲态的迹象后,中国正在寻求释放新的经济增长点。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尽管还需要进一步评估和了解更多的细节内容,但从表面上看,这份文件似乎朝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应当张开双臂欢迎任何有助于中国国内经济和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举措。”

美国《华尔街日报》则表示,与三中全会闭幕后发布的公报中谨慎措辞相比,15日的这份改革蓝图显得更加雄心勃勃。改革方案称中国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社会管理人们期待中国有更大胆变革

除了外界关注的经济领域改革外,决定公布的“单独二胎”政策和废除劳教制度政策同样引发外媒关注。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多次被舆论批评有损社会公平正义的劳动教养制度,在实施数十年后确定将走入历史。而放宽“一胎化”政策终于获得官方证实。《联合早报》指出,随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出现下降,“一胎化”政策若再不松绑,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全面影响。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数月来,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分析人士都猜测到三中全会将会给中国带来经济改革,但这是人们辩论了很久却没有结果的两个方面,其重要性已经在经济之外。这也许将激起人们对在习近平和李克强当政的未来,出现更大胆变革的期待。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虽然之前中国官方已经表示会对这两项具有争议性的政策进行评估,但是决定所带来的震动依然很大。

专家解热词

平等就业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认为,消除这些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平等就业愈加凸显,这对于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可以促进人才流动,从根本上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加强就业公平也契合了我国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战略。莫荣说,劳动力流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能够达到16%以上。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中国改革三中全会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