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亩土地将产六七亿税收 工业地产时代要来临?(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3-11-12 07:30 字号:T|T

摘要:北部镇区一直是中山工业发展重镇,不过地域面积都普遍不大。随着工业的发展壮大,土地短缺成为这些镇区面临的难题之一。如何破解土地难题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与此同时,不少镇区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转向了工业地产。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头、古镇、小榄等镇区的工业项目正在推进中。其中,南头镇将整合南亚塑胶厂及周边区域约238亩土地,开发建设“工业地产新型工业园”项目。该项目首期面积约136亩,二期102亩,将建设高层厂房(超24米)片区和配套生活区。目前已成立推进工业地产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土地整合、建设、招商引资等细化政策。根据设想,园区建成后可容纳超过300家企业,将创造2万多个就业岗位。

另外,小榄和古镇在一年前也出台了工业地产的规划,目前小榄已经确定选址,将在盘活烂尾楼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目前项目正在推进中。而古镇目前也在探索该模式。

难题

项目审批流程过于繁琐

虽然工业地产拥有见效快和产出高的特点,不过工业地产也并非没有难点。“这种工业地产的风险也很大,成本也很高。”招鸿举例称,如在消防方面,高层厂房超过6层后,每一层都要装喷淋装置,而这在普通的一两层产房中是不需要的。另外,还有承载、电梯、走火通道等。

“刚开始我们过来时就预备了两套方案,一个是出售好,我们就直接出售出去;另一个就是没人买,我们就想办法租出去,在七八年之内应该也能回本。”作为全市首个工业地产项目的负责人,张志东表示,目前的出售成绩还是在其预期之内。“不过,项目的建设需要20多个部门进行审批,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都花了半年多才办完所有手续。”其称。

在《阜沙镇关于探索发展工业地产的调研报告》中,也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报告称,目前全市工业地产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无相关发展规划、政策配套和指引,社会投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而在建的工业地产规模面积相对较小,且存在土地成本高、各项验收证难等问题。

此外,在回应是否将推广该模式时,相关负责人均回答得比较保守,均称需视情况而定,其中最大的因素在于土地的回购与整合将非常难。据悉,阜沙的工业地产项目是在旧厂房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南头的工业地产项目一期则是以厂房持有者自愿改造;而小榄则是在盘活烂尾楼基础上进行。但如果涉及到土地回购等博弈将非常困难。

建议

制定工业地产的总体规划

面对这些难题,首先试水成功的阜沙镇给出了发展建议。阜沙镇的调研报告建议,要借鉴天津、容桂等地的成功经验,科学实施,加快发展。

据介绍,工业地产按其形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综合工业社区,包括一个较大区域内的制造基地、中小微型企业用房、总部楼宇、生产性服务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第二种是专业工业园,包括一批产学研合一或分开的综合性工业用房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第三种是单纯工业物业,包括定制厂房、标准厂房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建议制定工业地产的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全市范围内的新增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及综合用地,适当提升工业用地比例。”调研报告称,在市级层面,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着重规划好综合工业社区和专业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另外,报告还建议加强用地支持,在每年的用地指标中,安排一定数量的指标专项用于工业地产。鼓励充分挖潜利用存量土地转为工业地产建设用地。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工业地产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