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开 聚焦5方面改革(4)

扫描到手机 置家关注 来源:华讯网 发布日期:2013-10-30 09:47 字号:T|T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外界对于本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期待不亚于上述几届。

历届三中全会简介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22日)

参会人员: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出席会议

中心议题:全会作出战略决策,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自此开启改革开放新时代,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

参会人员: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共计321人出席会议;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委委员,以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共297人列席会议

中心议题: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在许多问题上冲破“左”的思想束缚

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日-30日)

参会人员:中央委员165人、候补中央委员103人出席会议;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84人,中央纪委委员67人,有关方面负责同志63人列席会议

中心议题: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日-14日)

参会人员:中央委员182人、候补中央委员128人出席会议;有关方面负责同志54人列席会议

中心议题: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日-14日)

参会人员:中央委员185人、候补中央委员148人出席会议;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中心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14日)

参会人员:中央委员188人、候补中央委员154人出席会议;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核心议题:全会通过《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

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日-12日)

参会人员: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6人出席会议;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三农问题的部分专家也列席了会议

核心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最大的突破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

媒体解读三中全会纲领性文件如何出台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在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讨论。历届三中全会都会讨论通过这样的纲领性文件,这些文件是如何出台的?

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了自1993年以来召开的4次三中全会,发现历次纲领性文件的起草始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整个定稿过程需要召开5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2到3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起草一般历时半年。

起草历时半年 政治局常委直接领导

北青报记者梳理4次三中全会发现,文件起草时间一般历时半年,其间数易其稿,以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例,6个多月时间里,共召开9次全体会议、30次工作班子会议,正式修改41稿。

文件出台的一般过程是,当年上半年成立起草小组,起草小组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时任国家主席出席并就总体思路、基本框架等作出指示。三个月后,经三易其稿形成《决定》初稿,提交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审议。第一轮审议后,《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到中央党政机关和全国各地方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召集党外人士、相关专家听取意见,此后再提交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审议,形成三中全会上审议的《决定》讨论稿。

温家宝担任两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小组组长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前任总理温家宝担任过两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小组的组长。

2003年,温家宝履新国务院总理当年,便以国务院总理身份担任起草小组组长,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担任小组副组长。这一对搭档还曾合作起草第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纲领性文件,彼时,温家宝是中央书记处书记,而曾培炎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据参与过第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工作的时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王梦奎回忆,十四届三中全会是第一次有地方领导同志参加中央全会重要决定的起草。北青报记者根据公开报道发现,此后每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起草小组都有来自地方的领导,而上一届三中全会因主题聚焦农业,还特别邀请了安徽和吉林两个农业大省的负责同志。

十七届三中全会调研最多

三中全会的文件出台前,都会广泛征集意见,实地调研也成重要内容。

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前,胡锦涛分别在北京、广东、四川、天津、湖南、江西等各地调研,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也分赴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

此届三中全会的文件起草小组,还曾专门邀请20多个部委围绕文件涉及的各项问题,展开历时两个月的专题调研。

十七届三中全会则将调研提到更高的位置。3月底,起草小组成立,4月,起草组即分成7个调研组,分赴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12个省区进行实地调研,共召开51次座谈会,听取了860多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委托中央和国家机关18个部门开展调研,收到25份专题调研报告。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三中全会改革政治局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