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开 聚焦5方面改革(3)

扫描到手机 置家关注 来源:华讯网 发布日期:2013-10-30 09:47 字号:T|T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外界对于本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期待不亚于上述几届。

媒体4问三中全会 议题重大致会期偏晚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全会准备

就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议题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

会议认为,这次征求意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方面和党的十八大代表对文件稿提出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要逐条研究、认真吸收,集中全党和各方面智慧制定好文件,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改革目标

更加注重改革系统协同性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民众

会议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投身改革事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贡献。

4问三中全会

1为何历届三中全会都很重要

三中全会屡有重大政策出台

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介绍,从十一大之后,党的代表大会逐渐实现了常规化、制度化:每五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在两次代表大会中间,一般召开七次中央全会。其中有三次中央全会(一、二、七)重点研究人事,(一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委人员;批准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人选。二中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推荐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另外四次中央全会则重点研究经济、社会和党建等方面具体问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很多重大政策都在三中全会出台,体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纲领。

2历届三中全会有何历史意义

四次三中全会具有纲领意义

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高中华表示,从每次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十四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十五届三中全会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对于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十六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踏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高中华表示,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都具有纲领性意义,分别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即改革的启动阶段、改革的展开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阶段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3本次三中全会会期为何偏晚

议题重大需要更多调查研究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每次三中全会一般耗时3至5天,出席人员包括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可列席会议。

公开资料显示,1978年以来召开过7次三中全会,其中4次在10月召开,9月、11月和12月各召开过一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于11月9日召开,为何今年全会召开时间相对偏晚?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向京华时报记者解释说,会议时间以及会期的确定和会议议题的复杂程度有关,如果会议有重大议题需要讨论,前期调查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就会长一点,会期也会长一点。有的议题谈起来很清晰,就没必要开长会。“今年的会议到11月份才开,不是政治考量,而是准备过程的需要。”

4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哪些看点

全会可看未来五到十年走向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受到全社会关注,主要是三个方面原因。

首先,这是继往开来的一次会议,尤其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训和挑战,如何面对,需要出台指向性很强的措施。

其次,这次会议将彰显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智慧、决心和指向。今后5到10年怎么走,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通过这次会议表达出来,是一个规划推出的时候。

第三方面,公方彬表示,在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后,必须跟上一些相关的行动支撑,要有一些措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新一届领导集体自上任以来,一年来做了许多尝试,上任之初就开始推八项规定,反“四风”,践行群众路线,已经开启了良好的局面,有些政策措施在三中全会上预计会更加明确。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三中全会改革政治局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