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从美国到中国(2)

扫描到手机 置家关注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日期:2013-10-23 16:18 字号:T|T

摘要:截至目前,北京已建成摩天大楼32座,在建及规划建设7座,共计39座。其中,300米以上的5座,除已建成的国贸三期和建设中的 “中国樽”外,其余3座仍在规划中。

中世纪后,木骨架房屋的出现为高层房屋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即以木质框架支撑建筑材料,重量较轻的墙壁起遮挡作用而非承重作用。19世纪,强度远高于木材的钢铁被大量生产出来,同时钢筋混凝土开始广泛应用,第一座整体铁框架承重建筑物于1860年在英国诞生,虽然仅有16米高,但验证了框架支撑高层建筑的可操作性。

“摩天文化”真正的萌发地是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重心移转至美国,城市商业日渐繁荣,纽约与芝加哥这些地价昂贵的都市开始兴建摩天大楼。首座有承重框架的摩天大楼是1884年在芝加哥兴建的10层高的家庭保险大楼。从此,钢框架摩天大楼在美国陆续兴建。一旦完成框架搭建,各层便可以同时开工,进行大厦内部建设,因此施工进度很快。1913年落成的哥特式建筑伍尔沃斯大厦,高达230米,仅3年便竣工,落成时是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物。

1930年,纽约开始兴建其地标性建筑——帝国大厦。这座102层的钢铁巨兽,总高度448.7米,从动工到落成,只用了410天。1931年帝国大厦落成后雄踞世界第一高楼的地位长达40年,毫无疑问地成为纽约乃至美国的标志,并成功入选世界七大工程奇迹。大厦动工四个星期后,席卷全球的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正式开始,然而帝国大厦并没有因此而停工,依然保持四天半建一层楼的速度。

帝国大厦名声显赫,吸引了许多金融、旅游、保险等行业的大公司入驻。帝国大厦现在已不仅仅是一座写字楼,更是纽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天成千上万的游客排队等候登顶观景,天气晴朗时在楼顶观景台可远望至100公里远的地方。由于纽约华人华侨众多,2001年起,帝国大厦在中国春节期间会点亮象征吉祥的红、黄两色灯。2009年9月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前夕,帝国大厦点亮了代表中国的红黄双色彩灯和代表美国的红白蓝三色彩灯,象征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友谊,这在帝国大厦历史上尚属首次。

美国将“摩天文化”发展成一棵参天大树,而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则让“摩天”登峰造极。凭借着出售石油积累的雄厚财富,阿拉伯世界掀起了狂热的造楼运动。据统计,全球25%的建筑塔吊集中在阿联酋的迪拜,早在1999年迪拜就建成了321米高的世界最豪华的七星级帆船形“阿拉伯塔”酒店;而目前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于2010年竣工,它高达828米,领先世界第二高楼——沙特阿拉伯的“麦加钟楼”219米,放眼世界无人比肩。另外,全球四个超千米大楼待建项目全部位于中东国家,这股热潮远未结束。

拍案惊奇

真有“劳伦斯魔咒”吗?

1999年,德意志银行驻香港分析师劳伦斯首度提出了“摩天大楼指数”的概念,也被称作“劳伦斯魔咒”。它是指经济衰退或者股市萧条,往往都发生在新的摩天大楼落成的前后。这个看似无稽之谈的“魔咒”却屡屡应验,纽约、上海、迪拜纷纷中招。

其实,“劳伦斯魔咒”正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反映,经济繁荣时期,宽松的经济政策往往鼓励发展大型项目,而繁荣过后必然伴随衰退,过度投资引发的经济泡沫一旦破碎,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便接踵而来,这是经济周期的客观规律。

“劳伦斯魔咒”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国内掀起的“摩天”攀比之风更多的是炫耀式投资,常常是具体市场需求如何尚不清楚就匆匆上马。援引西方媒体对于哈利法塔低入住率的“鬼楼”嘲讽,中国开发商们也极有可能面临过低的入住率,巨额的维护费用。

前不久,号称世界第一高的“天空城市”叫停,似乎暗示着“摩天”管制或许会搬上日程。诚然,摩天大楼本身是实力的有力象征,但显示实力也要量力而行。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摩天大楼劳伦斯魔咒美国中国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