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工地扬尘监管 平山铁腕治理大气污染(3)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3-10-15 06:13 字号:T|T

摘要:对全县施工工地进行整顿,做到施工现场全部封闭围挡,物料覆盖,裸露地面全部硬化,定期洒水抑尘。目前全县74个施工工地已断电停工整改61个,达不到标准的坚决不能复工。同时,落实分包责任制,安排人员24小时专人看管,建立台账,推行绿色施工。

平山县省级园林县城创建

通过评审

近日,经过省专家评审组综合评议,平山县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平山县城位于平山县东南部,地域特色明显,地理条件优越,南依光禄山,北临黄壁庄水库,滹沱河、冶河、南甸河在此交汇,是北方县城中少有的山水之城、生态之城。

按照省级园林县城创建要求,该县瞄准“宜居、宜看、宜游、宜业”的生态园林城市和山水旅游城市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大力实施外围防护绿化,突出抓好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建设,高度重视单位和小区庭院绿化,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强力推进创园工作开展,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截至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35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3.7%,绿化覆盖面积415.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9.2%,公园面积达到95.5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达到8.6平方米。

经过专家评审组综合评议认为,该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本达到省级园林县城标准,原则上同意推荐为省级园林县城。

257个村庄

向着“公园式”乡村迈进

“下一步,俺们将把这1500米的河道改造成一个小公园,做几个水面,在河道的两旁种上各种景观树,并间植上月季花、冬青,沿河装上景观灯,还要在那边广场上为村民安装一些健身设施,让村里人在茶余饭后能有个健身、娱乐的好场所……”这是平山县邾坊村村民即将实现的“公园式美丽家园”愿望。

邾坊村地处平山县中部,县道孟岗路从村中经过,一条小河贯村而过。多年来,由于村民生活习惯落后,导致大量生活垃圾堆积在道旁、河内,几乎将这条小河全部堵塞。前不久,该村借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的开展,在该县县直工委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掀起了环境整治的热潮。投入资金15万元,经过20多天的日夜奋战,被村里人所称的“垃圾路”和“龙须沟”变成了村里的美丽标志。

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被污染的环境,打造“田园风光”式的现代新农村,平山县从717个行政村中挑选了257个急需进行环境整治的村庄,列为农村环境整治的重点村,着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民积极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献计出力、投工投劳。

今年,该县在257个重点村全面开展了以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为主的“四清”活动,加快推进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的“四化”活动,为所有行政村建立起村规民约和村内卫生保洁员队伍和长效机制。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户一格局的要求,该县积极鼓励农民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修材料。

与此同时,该县还大力推进农村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县城周边积极推行“户收集、村集中、乡运送、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其他区域每个村庄设置足够的垃圾收集点,配置垃圾转运车,定时收集、清运和填埋,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另外,该县通过农户厨房改造工程的实施,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通过农村厕所改建工程,推进粪便无害化处理,从而为广大农村居民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通过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建设环村林带,为农民打造出“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良好生态效果。

截至目前,该县重点村已经硬化道路25万平方米,完成输配水管路8.57万米,农村民居改造68间,清理垃圾90万立方米,修建垃圾池396个,粉刷墙壁15万平方米,植树95万棵,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8.144公里、低压线路103.96公里,新增改造配电变压器36台。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石家庄平山县大气污染治理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