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以房养老”产品遭冷遇 传统观念短期难改(2)

扫描到手机 政策与金融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3-09-24 08:33 字号:T|T

摘要:“以房养老”,即将自己居住的房子抵押给金融机构,从而获得每个月的养老金,在国外也叫“倒按揭”。这一养老模式已经在中国被提出十年之久,多个省市进行试水,其中不乏北京、上海等房价高企的城市,其中北京由于“条件过高”而搁浅,而上海试点几例便没了下文。

最高可贷房产估值六成

而按照此前媒体对于中信银行该业务的报道称,中信银行将根据所抵押房产的价值和合理的养老资金确定贷款金额,累计贷款额最高不超过所抵押住房评估值的60%,且每月支付的养老金不超过2万元。

照此计算,若是一套百万元房产,能够被抵押的部分约为60万元。十年间,每个月可以获得的养老金约为5000元。

但是,市民还要为获得的本金支付利息,利息会直接从养老金中扣除。按照此前媒体曝出中信银行在重庆的经验,随着市民到手的本金越来越多,利息将会逐月增加,市民可以选择每月只还利息、到期以后一次性还本金,或者每月还一定比例的本金和利息、到期后一次性还剩余金额,而到手的资金也会有所区别,并非固定的3700元。

楼市短期难见利好 养老概念股“大热”

对于“以房养老”的概念,房地产人士普遍认为“是一个社会新闻”。

方圆地产首席分析师邓浩志认为,以房养老并不会给社会产生新的供应和需求,在供求矛盾的平衡之下,不会对房价产生影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以房养老将把房子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有房可能可以拥有更好的养老保障。“这或许将刺激更多人,希望在退休之前持有不动产物业。”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则表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为规避市场风险,针对“以房养老”的群体挑肥拣瘦,设置的门槛过高。而由于传统观念,老人将房产视为重要遗产,“以房养老”观念短期难以改变。加上具体做法未明确,也没有向民间资本开放及房产资产如何估值的问题,目前推开“以房养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以房养老”的概念依然催热了养老概念股的行情。概念提出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可上市交易的19只养老概念股中,有16只个股实现上涨,三只个股涨停。昨日,养老概念股更是几乎满盘皆红。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以房养老银行遇冷以房养老预冷以房养老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