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每天需还债1亿元 满城拆建工地逾万个(3)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日期:2013-09-22 10:14 字号:T|T

摘要:记者从财政部湖北专员办获得的《对湖北省武汉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调查与思考》(下称《调查与思考》)显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武汉债务余额为2037.05亿元,债务率已经超过美国最高警戒线的1.5倍。

争议:“补课”or超前建设

债务累积的必然结果就是地方政府加大卖地力度,通过卖地、引入民间投资等手段偿还债务。

对于武汉不断提升城市定位、不断加码城建规模,在国内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多位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市城市定位的不断提升有拔苗助长之嫌,2010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显示,武汉的城市定位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这是一个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规划,上述批复特别强调,“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但3年以来,武汉市城市定位已经两度被拔高,2011年底,武汉市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3年初,又提出了建设“祖国立交桥”、建设“世界城市”的新目标。

也有专家认为,武汉市提出的城建扩张计划其实是在“补课”。譬如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过去我国提出的“由沿海向内陆纵深发展”的阶段,武汉错过了很多发展机遇,目前提出的“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是恰当的。

湖北省一位政经观察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武汉不惜大规模举债加速城市建设步伐的原因在于,当前武汉市领导层正在“补课”,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弥补以往城市建设的不足。

《调查与思考》也指出,由于过去武汉的城市建设历史欠账太多。但《调查与思考》分析也认为,虽然“从2008年到2011年,武汉市本级政府综合财力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2.69%,高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年均增长速度24.29%十八个百分点”,但“从债务余额以及其增长趋势看”,武汉市政府的“债务风险在持续加大”。

前述湖北省政经观察人士表示,债务累积的必然结果就是地方政府加大卖地力度,通过卖地、引入民间投资等手段偿还债务,支撑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总监李国政告诉本报记者,2012年武汉土地出让金收入为949.9亿元,同比增长61.2%,收益总额在全国排名第二,增幅全国第一;2013年截止到9月15日,武汉土地出让金收入达到46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是降低的。

李国政表示,随着城中村改造工程接近尾声,武汉可供出让的土地正在逐步减少,推地成本却在逐步走高;以最近拍卖的武汉精武路地块为例,面积约为273亩的该地块以90.1亿元成交,楼面价高达12617元/平方米,问鼎武汉总价、单价“双料地王”,但该地块拆迁费用就达到66.2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的空间正在缩小。

“随着地铁不断开通和生活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中心城区土地价格还是有保障的。但是也不能忽视最坏的情况,一旦土地拍卖出现卖不掉的状况,地方政府就很难承担债务和利息。”李国政认为。

为了缓解城建资金压力,9月16日,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还组织召开“民营企业投融资暨项目对接座谈会”,目的是为了“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合资、合作、捐赠等方式依法开展投资活动”。据参会人员透露,因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巨大,民营企业愿意参与的较少。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武汉城市债务地方债武汉地方债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