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家的价值能用钱计算吗?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3-09-18 06:49 字号:T|T

摘要:家的价值能用钱计算吗?房子能替代政府在养老方面的责任吗?在当前社会化养老的宏大背景下,“以房养老”究竟能否成为缓解养老资金短缺的一种新模式呢?

家的价值能用钱计算吗?房子能替代政府在养老方面的责任吗?在当前社会化养老的宏大背景下,“以房养老”究竟能否成为缓解养老资金短缺的一种新模式呢?记者在采访调查中,从普通市民到专家学者等都表达着各自的观点。

普通市民:家没了,亲情还会在吗?

“我要是把房子给了银行,估计儿女们都不会同意。”石家庄市田阿姨听了“以房养老”的消息后,表示自己肯定不会这样去做。

田阿姨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均已成家。三年前,老伴去世后,田阿姨还是坚持一个人住。儿女也多次劝她搬去同住,但田阿姨觉得自己身体硬朗,也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老了还得靠儿女,要那么多养老金也没什么用,等到实在动不了了,还是得儿女在床前尽孝。”“只要生活能过得去,儿女还算孝顺,谁会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房子给了银行啊。”在田阿姨看来,自己最值钱的财产也就是现在居住的三室一厅的房子,虽说是旧小区,但是地段还不错,怎么也得六七千元一平方米。“家是凝聚亲情的地方,老年人都希望子女能经常回来看看,自己‘走’了,也能给子女们留一个念想。”

孙阿姨,65岁,和老伴拥有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儿子和女儿都已成家,均在石家庄本市工作,平时周末回来看望他们。提及以房养老的模式时,孙阿姨摇了摇头,“我们都是工薪阶层,买一套房子不容易。人活一辈子,活的就是亲情。到老了,能留给儿女的财产可不就是一套房子吗?”更何况,孙阿姨的房子也是5年前刚还完贷款,“一辈子就挣了套房子,最后还给了银行,不划算。”“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大,老年人再不给他们留套房子,日子岂不是过得紧张。”邵大爷今年70岁,和儿子生活在一起,所住房屋是村里拆迁分来的房子。儿子没有正式工作,靠摆小吃摊补贴家用。村里拆迁分了两套房子,为了能有些收入,邵大爷老两口就和儿子住在一起,另外一套房子租了出去,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现在生活虽然并不宽裕,但还算过得去。”“年轻人愿意和老年人住在一起的不多,但是也能互相照应。”每天,邵大爷的任务就是接送小孙子上学,也是乐在其中。“但凡日子过得去的,谁愿意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换那几个养老金呢?还不如留给子孙呢,也好让他们有个念想。”

相关机构:养老不止钱的事儿

“中国人传统思想很重,有着很深的恋子情结,哪怕就是有一根稻草,也愿意留给子女,让子女能经常怀念起自己。”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孙鸣改说,“以房养老”是用财产养老的一部分,实际上用金融机构这种中介的形式换取保障,属于商业保险,不同于社会保障。“商业机构在追逐利益的同时,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约束以及构建诚信体系。另外,市场和房价的稳定与否也会影响‘以房养老’。”

“金融机构在追逐利益的同时,如何才能兼顾老人利益,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平衡的问题。”孙鸣改说,“以房养老”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对金融机构来说,过去是先受益再承担风险,现在则恰恰相反,要依据老年人的数量和健康情况而定。”比如说,给房屋定价时预期寿命是20年,但是老人最后活了30年,银行一直在支付养老金,这个亏空怎么办?

孙鸣改分析,推行以房养老,首先在观念上存在很大问题,房子是家,也是“根”,鉴于近几年保险机构经常诱导老年人把存款买成保险的情况,公信力下降、享誉度不高,很多老年人不愿意把房子抵押给保险机构。

由于中国现有的制度,房屋产权70年,也是与国外政策环境最大的差异。虽然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已经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自动”并不意味着“无偿”。如果70年产权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偿续期,那么续期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未知风险。如果续期费用太高,金融机构很可能会无利可图,甚至亏本。“以房养老”难以推行。除产权制约外,还有很多障碍,比如产权不清晰、子女会纠缠、房价的动荡、评估公正与否等。

孙鸣改担心,老年人一旦把房子抵押出去,将影响众多亲人为其丧失尽义务的热情。不是有了钱就能保障老年人生活幸福,最重要的还是亲情。“养老不止钱的事儿,也并非仅仅出台一个政策那么简单。”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以房养老家的价值以房养老难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