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在房没了? 专家:以房养老不认同就不用理(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日期:2013-09-16 17:37 字号:T|T

摘要:“房子押给银行二十年,每月从银行借‘养老金’,可要是我一不小心活过了贷款期限,房子归银行了,那我归谁?”

【观点】

大家想多了,“以房养老”不认同就不用理

邹琳华(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博士):“以房养老”现在看起来轰轰烈烈,但以此联系、导出各种对于“养老”的悲观展望,是大家想多了。我认为这只是政府对于未来发展养老产业的探索,是一种政策性的尝试;真正发展起来,会有一个非常长远的过程,可能要再过几十年。

目前而言,政府出台“以房养老”的方案,不妨概括成“形式大于内容”,更多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导向,一种养老模式的创新。退一步说,就算以后真的推行开来,涉及到的适用人群也是非常窄的。目前即便在欧美,以房养老也不是主流,占的比例非常小。所以你如果不认同,或者没有必要采取这种方式,就完全可以不去理这回事。

谢逸枫(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以房养老”最早在十年前就开始提了,在如今养老问题备受关注的时间点上又提出来,我认为传递出来的信号:一是中国房地产总体还将呈上涨趋势,因为“以房养老”实现的前提,是金融机构要对未来二三十年的房地产市场抱持积极态度。二是我国目前的养老金储备已经不够,出现亏空,要寻求养老模式的创新。“以房养老”是对现有养老制度的一种补充,但并不会成为主体。它只是为老人提出一种可能的方案,没有强迫有养老能力的人要这么做。

【围观】

“万事不离其房”

本来就已经让国人万般纠结的房子,如今又多了一重意义:养老。房子究竟能不能养老的事儿还没掰扯明白,人们已经开始试图从政策信号中去解读“房”事了。

@孟晓苏(保障房建设最早提议人之一,汇力基金董事长):国务院刚提出开展反向抵押以房养老保险试点,老人们还没说什么,一群有房老人的子女先在网上发起反对浪潮,真是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反应更大。我作为这种保险产品十年前的建议人,已明确说明只做无子女老人和失独老人,跟你们惦记的父母住房无关,还没听明白?改日我建议征收遗产税!

@Lee勇Gemini:中国基本上就是万事不离其房。

@许仰东:如果中国老年人,都开始接受以房养老,持房变租房。那么,中国房产市场一定供大于求。如果有这一天,房市会“变天”!

@雾满拦江:关于以房养老,新闻称长春一家银行曾尝试推出养老按揭。要求申请养老按揭的老人需有两套或以上自有住房,如果仅有一套住房,并以该住房为抵押的话,要提供另有居所证明。昨天有朋友分析,以房养老至少一人一房,看这新闻就能明白,一人一房都不够,感觉房价又有上涨的理由了……

@薛涌留美预科:以房养老,是西方国家很普遍的做法。但这一般由私人公司操作,住房反向抵押完全自愿,而且也不影响养老金等正常福利。私人公司经营此事,有着实际的风险。房价大跌,公司就可能倒闭。在中国尤其如此。

@牧云追梦:海子说:“从明天起/我的房子/交给银行/不再上班/就此养老。”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以房养老不认同以房养老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