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现状预示调控政策将调整?(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3-08-16 07:51 字号:T|T

摘要:近期,我国一线城市房价“高烧不退”,而部分二三线城市则“鬼城”“鬼楼”不时出现;房地产市场似乎成了一个投机市场,买房子保值增值的预期更加强烈。

调控何处发力,楼市面临“转向”?

限购、限价、限贷等行政调控手段不可谓不严厉,但实际效果似乎依然不彰?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认为,过去的调控措施不断采用行政手段,在一定意义上不利于市场配置资源。

“我们的调控措施主要集中在限购、限价、限贷等一些方面,而土地和楼盘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顾云昌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住宅用地供应仅完成全年计划的36.7%。而过去三年的土地供应计划均未完成。

与此同时,证券市场吸引投资十分低迷,进一步加剧了房价上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作为最重要的投资渠道,目前股市的吸引力非常低,基金等多样化理财产品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房产因此成为“人见人爱”的投资方式。

渣打银行“开发商景气指数”调查的30家开发商中,23家开发商认为未来6月内房价涨幅将达10%,6家开发商表示涨幅会更大。

“下一步调控政策可能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但已经实施的调控政策短期内也很难退出。”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说。

贾康认为,目前经济运行仍在“上限”和“下限”的合理区间,楼市调控和房价不会轻易“转向”。

加大改革力度,建立长效机制

在博鳌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要改变以往“重调控、轻改革”的局面,以推进土地、税收、金融制度方面的改革为抓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朱中一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透露,有关部门制定的涉及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正在论证,估计3个月后逐步清晰并公布于众。

“长效机制必须更多运用市场的办法,保持供求关系总量平稳,以及房价平稳。”顾云昌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调控应改变以往的一些思路,从改善供给方面下工夫。

“改革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契机。”陈淮说,当务之急是推进土地和资金要素的市场化。

一些专家认为,这一改革需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一是逐步建立房产税、交易税等房地产的税收体系。二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改变政府垄断土地市场造成地价上升的局面。三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财富阶层的投资渠道,为积压在房地产的投资资金“分流”。

“影响房价的因素主要是土地、税费和资金成本,对房地产的土地、税费和金融的改革在未来的几年会有新的进展。”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说。

专家建议,城市结构不合理现象是今后重点需要调整的方向。如果不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很难解决一线城市的房价过高问题。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房价顾云昌楼市调控楼市调控政策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