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盘点上半年中国经济十大热词:20%个税上榜(2)

扫描到手机 置家二手房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日期:2013-07-10 08:32 字号:T|T

“克强指数”

“克强指数”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于2010年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它源于李克强2007年任职辽宁省委书记时,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来分析当时辽宁省经济状况。该指数是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的结合。与GDP的统计相比,这三者与地方政府的GDP崇拜并无干涉,近乎没有作假掺水的空间和动机,故而所取得的具体数据更为真实,能很好地反映中国经济走势,“克强指数”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判断中国经济的方法。

“营改增”

4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行。相比营业税,增值税能避免在上下游产业链上重复征税的问题,其抵扣机制将不断传递减税效应。“营改增”对于中国税制改革的意义不言而喻。“营改增”试点最早于2012年1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启动,后来北京、江苏等11省市也陆续加入试点。根据国务院部署,今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将扩至全国,在行业试点方面,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

影子银行

今年上半年,监管层对“影子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越来越重视,然而学界对“影子银行”还是“银行的影子”的定义和概念是有分歧的。在中国,信托、理财等业务因完全处于监管之下,不能视为严格意义的“影子银行”,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今年两会期间也明确表示,理财产品和信托不能算“影子银行”。正面且积极的看法是,“影子银行”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是利率市场化的预演。不管怎样,据称规模已达30万亿元的“影子银行”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金融发展的结构、业态与模式。

流动性

“流动性”这一专业金融词汇6月下旬一下子成了大众“热词”。6月20日,财大气粗的中国银行业爆出“钱荒”问题,当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均超过13%,隔夜回购利率创出30%的历史最高点,然而央行意外地并未出手援助,接下来几天,债市震荡,股市暴跌。“恐慌”过后,回过神来的人们大多相信了监管层货币政策“维稳”的决心,不会轻易开闸放水,“钱荒”是一出“压力测试”。央行行长周小川、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都表示中国流动性整体够用,并不短缺,至此,人们对国务院“盘活存量”资金的提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克强经济学”

6月底,国际上再出以国家领导人命名的经济热词——“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克强经济学”由巴克莱资本提出,意指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措施,中心思想就是长痛不如短痛,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利益,“克强经济学”有“三大支柱”,即退出刺激政策、金融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克强经济学”的火热程度背后是国内以及国际对于中国经济的热切关注。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中国经济十大热词20%个税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