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价格坚挺:80年代旧房20年价翻30倍(3)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日期:2013-07-09 07:57 字号:T|T

案例1

一家三口胡同平房里住7年

暗红色的铁皮大门敞开,绿色的垃圾箱堆在门口。穿过仅容一人通过的过道,院内是几间拥挤的平房。这里是北新桥南的香饵胡同4号院,在北京重点小学府学胡同小学的划片范围内。为了让孩子读上好学校,周新(化名)一家三口从北五环一套135平米的楼房搬至院内的一间平房,一住就是7年。

13平米隔出三间房

周家的平房总面积不到13平米,被布帘子隔成三间,中间是“多功能厅”,客厅、厨房兼餐厅;西侧是周新的卧室,放着一张1米5长的小床;东侧是周新爸妈的卧室。房内没有卫生间,上厕所要到院外的胡同公厕。

“搬过来是为了儿子在市区读个好学校,他一岁的时候,我们就搬来住这儿了。”从精装修的大房子里搬到这样的环境里住,周新的妈妈认为为了孩子很值得。她今年40岁,32岁得子,不仅换了房子,工作也放弃了。没孩子之前,她在中关村一家知名科技公司上班,怀孕后便辞去了工作,搬到香饵胡同后,她在街道居委会找了份工作。每天给孩子做了饭,早上7点半把儿子送到学校,她就到居委会去。周新的爸爸在附近的银行上班。

早买是“有先见之明”

2006年,周家买下这间13平米的平房,花了近20万。如今,同院内紧挨着周家的邻居,是三间待售空房,每间都有一个府学胡同小学的入学名额,12万一平米。周新爸妈一直认为自家早些年买下这套学区房,“实在是有先见之明。”

周新的妈妈说,想上好学校,没有“关系”,没能力支付高价择校费,买学区房最省事。

“府学胡同小学好啊,不仅在东城,在整个北京市都是数一数二的。”周新爸妈对府学的教学水平和老师很满意。这个暑假前的期末考试,周新的各门课虽然都在90分以上,但在全班40多名同学里只处于中游水平,周新妈妈开始有些不满,但她跟东城区一个普通小学的教师聊天,得知同样的卷子,那所小学考90分以上的没有几个,心里十分欣慰。

如今,周新上二年级,在他上完初中之前,周家还没有搬出香饵胡同的打算。

买房只为名额不去住

为了孩子读重点小学买平房落户的家长并不少见,但像周家这样,真正住在平房供孩子念书的家庭不算太多。

史家胡同1到58号院,近些年都在史家小学招生简章的学区房划片范围内。胡同31号院外的裁缝店店员说,曾有一户姓韩的人家为了让孩子读史家小学,在31号院内买了间平房,但几个月后因为觉得居住环境差,很快搬到了别处。

灯市口大街的二手房经纪人曹小姐说,多数家长花了一两百万,在胡同买下十几平米的旧平房,只是为了给孩子落户,取得一个学区房名额,一般自己不住,而是把房子出租,租金每月每平米约100元。

案例2

100平米新房换70平米老房

看着4岁的女儿入读崇文幼儿园,徐先生心里总算踏实了。去年,徐先生一家三口带着老人,从100多平米的落地窗新房,搬进了70平米的老房。虽然“新家”墙上的裂缝掉灰,厕所水管漏水,但这个能让孩子有幼儿园和小学上的“学区房”,足以让徐先生一家人忍受现有的居住条件。

原住房附近缺公立学校

搬家前,徐先生一家住在丰台马官营附近一个新楼盘,购房前,开发商承诺小区配建幼儿园,业主孩子上学有优惠。入住后,随着开发商撤出小区、物业公司更换,优惠承诺并未兑现。

徐先生开始打听周边的幼儿园,“全是一些在附近村里隐藏的民办园。”坚定徐先生换房决心的,是他考察完自家附近的小学后。“离家最近的只有一所民办校,每天听不见学生早读,看不见孩子做操,相对较近的育英小学又不在片儿里。”于是,他到教育资源丰富的东城区断断续续看了2年房。

2011年,徐先生花了220万买下位于体育馆路附近的这所老房子。“附近有四五家小学,三四所中学。”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北京学区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