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四县获第二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3)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河北日报 发布日期:2013-06-25 08:47 字号:T|T

摘要:6月25日在以“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为主题的第23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我省崇礼县、滦平县、泊头市、霸州市等4县(市)获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称号,再次引起了公众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关注。

泊 头市以工业区建设为龙头,把产业集聚作为“双保”战略突破口,着力实现园区建设、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等多个层面的共赢。目前,泊头市工业区建成区面积8平 方公里,聚集企业220家,年产值130亿元,先后被评为“省级工业聚集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据了解,泊头是河北省老工业基地,原市属工商改制 企业157家,城区破产企业及低效利用土地较多。为引导企业升级、促进产业集聚,该市出台“退城进区”扶持政策,先后完成三井、宏业、经纶等骨干企业整体 搬迁,腾退土地280亩,盘活城区45宗、1707亩国有土地,土地收益6亿元。既有效解决企业升级改造的资金问题,又有力推进城市建设。与此同时,泊头 市还积极开展了“乡企进区”工作,实现乡镇政府、乡镇企业“两调动”。该市规定,乡镇新上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均要落户工业区,由工业区和乡镇共 同推动、共同扶持,相关统计数据及税收计入乡镇考核内容,既激发了乡镇企业到工业区上项目的主动性,又调动了乡镇政府抓项目、保红线的积极性。近年来,市 工业区先后引进“乡企进区”项目25个,节约土地800亩。

滦 平县则突出产业项目聚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集中打造红旗矿业循环经济统筹区、张百湾新兴产业示范区、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三大重点经济板块”基 础上,有效衔接园区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将有限的土地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同时,该县坚持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以 “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为理念,通过优化布局、规划引导、政策调控、机制创新等多种途径,大力提升土地聚集利用水平,除矿山企业和单独选址项目 外,其它企业全部进入园区;在供地上,实行差别化政策,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重要产业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优先保障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的落 地;严格执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坚决禁止向“两高一资”、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供地,同时采取集中规划、建设公共配套 设施、严格规划控制、大力推行标准厂房建设等措施,增强园区整体配套功能,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霸 州市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目前该市工业集中区按照省级产业聚集区标准,投资强度均不低于250万元/亩,容积率均不低于1.2,年度土地赋 税贡献率均高于规定标准。该市规定,总投资低于5000万元的项目,不单独供地,全部入驻标准厂房。同时,该市强化用地合同管理,对违约使用的土地,政府 有权收回土地并重新依法出让,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的闲置浪费。

据 了解,霸州市国土资源局还在供地后,实施跟踪管理、严查低效。该市建立了土地审批后动态监测与监管机制,将项目重要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广泛监 督。同时,各分局巡查中队在整个用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巡查不少于4次,不断完善建设用地联合验收制度,霸州市国土资源局利用国土资源部建立的网上录入及批后 监管平台,建立的网上动态监测系统,系统针对每一宗供出土地,从项目开工、施工、竣工进行全程跟踪监测。

挖潜力——— 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挖潜力,不断拓展节约集约空间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节流”更要“开源”,我省四县、市积极开拓思路、挖潜增效,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开拓更多的用地空间。

近 年来,泊头市对28座砖瓦窑进行复垦,新增耕地2675亩,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4个,开发整理面积2066.8亩,新增耕地625亩;综合利用工矿废弃 地,先后为中泊防爆、吉荣家具等29个新上项目提供用地850亩。该市先后投资近亿元,对东大窑、钓鱼台砖瓦窑原址进行开发,整理土地1700多亩,规划 建设了泊头市工业南区,目前入驻企业达20家,总投资额达17.9亿元。泊头市立足老城区多、城中村多的现实,先后实施胜利上河城、新世纪花园等16个住 宅小区及13个城中村改造工程,拆迁改造面积5000余亩,节约土地3900余亩。同时,大力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已治理“空心村”448个,治理面 积1560亩。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