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值驱动 广州疯狂“种房”1亿平方米(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13-06-04 07:18 字号:T|T

摘要:1亿平方米,约等于100万套2居室标准住房——这是目前广州市违法建筑的惊人总量。公务人员违法参与其中、社会资本投资参与违法建设、小产权房问题突出以及违建主体“组织化”和违建规模越来越大等问题日益凸显。

土地增值利益驱动种菜不如“种房”

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坦承,虽然目前查控违法建设势头不错,但存在的问题不少,形势依然不乐观。城镇化加快带来的土地增值利益驱动、社会资本进入推动以及贪腐包庇纵容等多重因素,推动违法建筑的肆虐“成长”。

白云区近几年一直是广州市违法建设重灾区的原因之一,就是因其位于广州市城乡接合部,并且将可能成为广州市未来发展的重点规划地区之一。“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会带来土地的增值,种菜不如‘种房’,巨大的利益驱使违法建筑源源不断,违法建设不断冒头。”谢晓丹说。

不少违法建设得以“出世”,也与钱权交易后政府官员的包庇纵容为其提供滋养“温床”密不可分。爆破拆迁的大源村违法建筑能建起来,就有太和镇城管执法中队中队长为其“护航”的因素。

广州市监察局副局长蔡国强说,一些地方违法建设问题之所以十分严重,查而不倒、禁而不止,与有的地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查控违法建设过程中有违不查、查违不严、折违不公,滥用职权、权钱交易、包庇纵容甚至直接参与违法建设有重要关系。从去年对京珠高速白云区沿线违法建设中14名干部的责任追究,到今年对白云区个别区领导严重违纪案件的调查,都显示出在违建泛滥背后,存在上述问题。

这一情况也并非广州独有,在违法建筑面积占整个城市建筑面积约三分之一的深圳,每年都有各级管理违法建设的政府人员因受贿等犯罪而被查处。

此外,社会资本的参与对违法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伟汉说:“广州市违法建设新问题层出不穷,合并宅基地证搞小产权房、游资参与投资搞违法建设、借‘三旧改造’名义进行违法建设的问题都很突出。”

专家说法

违建困局又添“新病”

令人忧虑的是,广州面对违法建设不仅有尚待解决的“旧疾”,还要面对“新病”。“违法建设不断出现新问题,很明显的一个是主体和规模发生了变化。以前主体是农民个体,现在变成了村社集体组织和社会资本。违法建设也不再是小打小闹,现在规模越来愈大。”谢晓丹说。

主体的“组织化”还带来更深层次的挑战。有关法律人士分析,根据《广州市违法建设查处条例》,除了责令改正和罚款,只能对属于行政监察对象的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而村委会主任、村经济社负责人管理集体土地时不属于行政监察对象,现有法律法规不可能对其进行处理。

接受记者采访的城市管理专家说,农民个体建设的时候,所有风险都是农民自己承担,在违法建设之前自然会慎重考虑。而变成村社组织之后,“有好处村社领导拿,出了事集体组织担”,容易使违法建设越来越无所顾忌,规模也越来越大,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还会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障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广州违法建设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