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发:住房应分为四类 中国人应享有基础型保障房(3)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日期:2013-05-22 07:24 字号:T|T

摘要:李开发认为,房价是一个综合工程,而国家调控房地产的手段比较单一,政策也不够系统化。在其建议的住房保障框架里,整个住房市场上应该有四类住房,分别为基础性保障房、改善性自住房、廉租房和商品房。

和讯网:我们看到建议稿中引用了前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住房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是一种基本社会保障,但是正如您刚才所说现在更多人买不起房,觉得没有这种保障,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您也是写了这么多的建议,您觉得起草文件的出发点是怎么样的?

李开发:确实,2007年的元月份,我记得当时的汪光焘部长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专门讲了这段话,住房是人的一种权利。在那个时候之前,我们国家已经在联合国住房条例上签字。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就是人权,我们说人权的内容很多,大家说最基本的有生存权、发展权,我个人理解住房保障是生存权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研究其他国家,比如是法国,如果已经到了成年人,如果没有自己住房,他自己又买不起住房,他可以去起诉政府,去要求政府给他解决一套住房,当然并不是要解决很宽裕的住房,但是能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就象我们说紧凑型住房。我们强调人的基本权利和住房权利,因为它是人生存发展最重要的指标。我们国家从1998年开始,经济适用房制度就是强调了保障人们基本居住权利。

和讯网:我们刚刚一直在说保障房,其实市场上对于商品房的需求还是非常巨大,你的建议稿提出住房框架有哪些特点?

李开发: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市场上供应的住房有95%,乃至更多都是商品房,实际保障性住房还没有进入到人民大众的视野当中的,因为我们的数量太少有则当无的那种,我们的分配制度又是那么严格,我们只有那些特别穷困或者极少数运气特别好的,可能能抓到一套住房,但是对于96%、97%的人来讲那个是可望而不可及。分析起来,目前这种房地产供应市场的框架,实际上一直是跟党中央国务院十多年来基本政策是背离的,所以国家要进行房地产调控。

我们看1998年国务院发了两个文,到2003年国务院又发了两个文,虽然我们说2003年强调了住房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推动发展,但其实对于保障性住房这块还是在努力推进。房价发展得这么高,其实跟国务院的指导思想没有关系,房价是人们投资与投机推高的,是由于地方政府想要提高GDP增值,协力推高的。大家一看只要投入商品房,房价上升,上升以后个人财富增加,实际上是这样一个机制导致房价高速上涨,国家调控房地产的手段也比较单一,而房价是个综合的工程。客观看房价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上涨了,其实是我们政策不够系统化。我刚才说你关注了前门放开了后门那没用,你又没有对存量进行管理,也没有对贷款政策进行管理,所以基本上起不到调节作用。

那么在我这个住房保障法建议稿的框架里面,我们是这么定义的,就是所有中国人,只要身为中国人,在你成人长大的时候,你天生地有资格申请一套基础性保障房,这个基础性保障性就是说面积很紧凑,很小,但是能满足一个小家庭或者个人的基本需求。在你经济条件稍微好转,并且有了一定支付能力的时候,我们在基础性保障房基础上增加了一种住房形式,叫改善性自住房,这个改善性自住房它比原来这个面积要大到一倍,然后这个改善性住房价格,它不是成本价,我们把它规定中小城市,包括中等城市,它的改善型住房房价跟居民家庭年收入比例,建议稿规定不超过八比一,大城市和特大型城市增加的这部分,改善的部分,价格不超过居民平均年收入的十比一,是什么概念呢?按照我们建议稿的这个方案,就是在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里,基础性保障房指标是45平方,改善性需求可以买到90平方,这个90平方其实就是剩余45平方按照十比一居民家庭年收入这个标准来计算的,也就是有将近50万,那么将近50万,你有这个支付能力,你付了首付,最少可以付10%的首付,一成的首付你就可以拿到这个房子,但是其实你是需要花二十年或者二十五年,每个月支付房贷2500块钱左右,对一个家庭来讲可能有四分之一收入要供养这套房子。因为北京人均年收入是不足五万元。

对照我们建议稿定的指标,希望大家第一有能力购买,第二有能力支付,所以改善性的自住房是满足了这个基本需求,但是应该指出在这部分改善性需求面积当中,它不是成本价,政府财政收入是占了50%以上,开发商也还有一定的利润,加上成本,这样就保障了政府财政的基本需求。当你住到90平方,但对于比较富裕的社会阶层,比如是一位企业家,可能因为发展很好,对住房的需求也较其它人为高,因为乡下父母来居住,因为有司机与保姆,等等,这样子他的住房不够。他也有条件支付的时候,我们说对不起,请你到商品房市场满足你的需求。商品房是开发商自主定价的,政府也不限价,也不管你买多少。

在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保障性住房叫廉租房,这个廉租房是对城市特别困难的阶层和外来人口当中基本收入还比较低的一部分人,他们多数情况下不是一个人独占一个住房,可能是一部分人,可能是一组人,三个到四个,五个、六个一起来申请廉租房,实际每个人可能拥有一个床位,可能有个小的卫生间,甚至还有小厨房,它满足了基本需求,但是它符合了社会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要,它不是脏水偏地,蚊蝇乱飞,不安全又不卫生的、脏乱差的这种城中村,它把那种现象改变了。这么来看,在整个住房市场上是四类住房,叫基础性保障房,改善性自住房、廉租房和商品房。

和讯网:根据您刚讲述这四种房子的话,基础性住房,当你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的时候,可以申请45平左右的?

李开发:这是指北京,是45平,可能中小城市有50、60、70、80面积的基础型保障房,如果在乡镇可能是120平方。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李开发住房分类基础型保障房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