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发:住房应分为四类 中国人应享有基础型保障房(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日期:2013-05-22 07:24 字号:T|T

摘要:李开发认为,房价是一个综合工程,而国家调控房地产的手段比较单一,政策也不够系统化。在其建议的住房保障框架里,整个住房市场上应该有四类住房,分别为基础性保障房、改善性自住房、廉租房和商品房。

李开发:2009年交了第一版。住建部,国土部,国办,人大财经委,每年我们在两会前都会递交。

和讯网:这个过程中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应该有很深刻的认识和研究?

李开发:确实是,从2005国务院出台“国八条”开始,到目前为止应该说已经八年到九年,我们看房价实际比以前增长了六到十倍,大家都看到的一个事实是,为什么我们调控一直在促进房价上涨?其实我们调控初衷是好的,但是它关注了房地产的前门没有关注后门,它对存量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对贷款市场管理也没有配套政策,在这种情况之下地方政府一面要抓GDP的发展,一面要抓房地产的调控,但是房地产的调控与GDP的发展是冲突的,加上房价快速上涨以后,大量的资金越来越快地向房地产流动,实体企业的效益也越来越差,因为地方政府处于两难,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也相对消极,这就形成房地产调控下房价越来越高的现象。也我们最近十多年又过多强调要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是没有强调有序发展,结果是在城市GDP高速发展中,最大的一块是房地产带来的GDP,于是商品房的价格不断攀升,地方政府也成了推手。虽然我们出台一个很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但是经济适用房数量很少,还有相当大一部分被公务员瓜分,所以城市的市场中基本是商品房在包打天下,房价不断攀升。

和讯网:您刚才讲到保障房,其实保障房是国家层面的一个庞大的住房工程,它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您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国家保障房实现的目标和方向主要是什么?因为我们现在可能更多的人觉得越来越买不起房子了,那保障房应该是怎样来建设比较合理呢?

李开发:这追溯到了十五年前。1998年我们国务院正式发了两个文,一个是23号,一个是34号,那个时候还是朱?基总理任职时代,在那个时候大家普遍认为经济适用房应该能保障社会70%到80%的住房需求,但是到了2003年、2004年以后,地方政府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速度很慢,所以国家不在提这个指标是多少,实际执行中把这个指标降到了5%以下。在每年新开发的住房总量当中,经济适用房指标可能也就是2%到3%,反正没有突破5%,所以对庞大商品房市场来说,保障性住房实在是毛毛雨,如果你在那个地方等候,也许十年都等不着,往往是水中月和镜中花,真正拿到保障性住房人数比例非常少。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李开发住房分类基础型保障房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