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噬人”频发背后:维保不到位、老旧不“下岗”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13-05-22 07:16 字号:T|T

摘要:就在5月中旬的三天内,国内至少有4人因为电梯故障殒命。接二连三的“电梯惊魂”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点。频发的电梯事故,凸显了维保不到位、老旧不“下岗”等问题,也为城市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

就在5月中旬的三天内,国内至少有4人因为电梯故障殒命。接二连三的“电梯惊魂”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点。频发的电梯事故,凸显了维保不到位、老旧不“下岗”等问题,也为城市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

电梯连续“噬人”,

“血的教训”再敲警钟

5月14日,湖北宜昌西陵区CBD沃尔玛超市一个手扶电梯发生“致命断裂”事故,导致一位老婆婆与电梯一起坠落,当场身亡。同一日,西安红庙坡幸福家园小区,55岁的杜女士在电梯门打开后迈入门内,此时电梯的轿厢并未到达。杜女士顺着电梯井从15层跌落,当场死亡。

5月15日,深圳市罗湖区长虹大厦1号电梯发生事故,深圳某医院实习生王某走出电梯时,电梯门关闭,王某被挤压身亡。5月16日,一名61岁老人坠入云南玉溪市中医院住院部大楼电梯里。被救出来时,意识、呼吸、心跳都没有了。

频繁的致命事故,让每天“上上下下”的城市人胆战心惊。

老旧电梯成“不定时炸弹”

从近几年发生的重大电梯安全事故来看,鲜有新电梯产品本身质量问题所致,大多属于维修保养不当、不及时所产生的事故。

据介绍,我国电梯维保的主要依据是《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维保单位按照合同,受物业公司的委托对电梯进行15天一次的维保。

但是由于多数维保单位规模小、能力弱、待遇差,难以培养和挽留高水平技术工人,加之很多电梯的业主实行“维保分包”,第三方为了节省成本,很容易造成维保不到位,隐患增多。

维保不到位,和现实中电梯安全的责任主体“扯皮”有关系。

责任不清,还导致电梯维修保养价格“偷工减料”。业内人士介绍,一些住宅电梯的维修保养价格低于400元,有的甚至在200元以下。大部分电梯维修保养企业仅维持在低利润运转。企业给予员工只能是低待遇,无暇考虑给予员工必要的培训。

电梯的数量快速增长而电梯维修保养员工的数量却没有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电梯维修保养员工仅在4000人左右,人手不足、素质不高。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电梯吞人危险电梯电梯维护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