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总局原副局长:多重误读酿成“国五条”个税风波(3)

扫描到手机 置家二手房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日期:2013-04-12 08:34 字号:T|T

摘要:国务院这次重申,我理解的应该是第二种办法不再执行了,就按照第一种办法执行。这次政策规定的含义,就是按差额20%执行。

日报:之前按税法中规定的差额20%征税难度很大,因此才有了简化的办法,这次要如何做,才能让调控政策不变样?

杨崇春:这个政策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计算复杂,既要找原价,又要找扣除数,还要有税务部门的发票。说实话,就是修了房子,发票能找到么,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研究一个既方便群众,又能体现政策,既维护群众利益,又能打击倒房投机行为的好的简易办法。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觉得执行这个政策还会走样。

日报:为什么现在会重申按差额20%征税?

杨崇春:这是想通过税收调控房价,但税收不是万能的,税收第一是组织财政收入、保证政府支出,第二是配合有关政策调节。现在都把税收的作用夸大了,仅仅税收能把房价弄下去吗?

日报:买房人现在最大的担心是房屋转让的个税转嫁到自己身上。

杨崇春:税收转嫁分前转、后转。是否能转成,以及转多少,得看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因此,税收转嫁的问题,取决于市场,跟税务没关系,更与报纸强调不能转嫁没关系。

误读“营改增”:结构性减税说法不严谨

日报:今年“两会”时,有委员提出,中国的直接税比例太低,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杨崇春:我不赞同这个说法,理论上来说,直接税、间接税是两个不同税种,一个转嫁一个不转嫁,但是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消费者的钱,都由消费者出。直接税表面上不能转嫁,实际上就是消费者出的钱。

说把直接税增加,间接税降低。能够转多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是直接税,现在要将这个部分增加10%或20%,把商品的税减20%。减20%不得了,这减少了整个财政收入将近20%,如果这部分让企业和个人交是不现实的。

日报:直接税比例增加在国内为什么难度很大?

杨崇春:个人所得税争议已经很大,扣除额3500元还嫌低,如果到5000元,交钱的人更少了。

还有人在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这些人貌似替老百姓说话,其实在替富人说话。提高扣除额,确实会有一部分人不用交税了,但事实上富人减税的幅度更大。

日报:“营改增”能否作为税制改革的破冰口?

杨崇春:1994年增值税改革后有两个问题没解决,第一是生产型还是消费型,第二是交通运输、建筑安装和银行保险没有全部纳入增值税中,而是留在了营业税。另外营业税有些品目是最终的产品或服务仅是一个产品单项收入,也没必要改成增值税。

从征收原理上说,增值税税率越少越好,越多越繁杂。税率一到两个最理想,现在已经有5~6个税率,如果把服务行业全部加进来,还要有新的税率,就更难计算了。

营改增,我觉得这个名词用得不恰当,应该是扩大增值税的范围,不能扩的就放到原地。“营改增”能全部改过来么?我觉得改不过来。第二,营改增应该是有增税有减税,减税的不说话,增税的有意见,就下了上百个文件,一个是减免,一个是补贴,这又何苦。该改的改过来就完了,改过来的要补贴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本来是个增值税完善税制的过程,专家总结说是结构性减税,政府也用上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国税总局国五条个税风波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