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二手房20%个税已实行5年 早已有两种避税对策(2)

扫描到手机 置家二手房 来源:时代周报 发布日期:2013-03-14 11:08 字号:T|T

摘要:3月11日上午,东莞市南城区房管所大厅,正在办理二手房交易手续的市民李雪显然并不焦急,看不出国务院3月1日出台的新“国五条”细则带来的压力。

差额征税法让二手房的交易成本暴涨,迫使很多业主和买家停止交易。东莞市民对楼市的态度转为观望。该政策实施半年内,东莞的二手房交易量大幅滑坡,一手楼市场的行情也很冷淡,楼市遭遇重创。

那段时期,部分实力较弱的中介机构不是裁员便是倒闭,市场风声鹤唳。

两种避税对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东莞20%个税政策实施半年之后,低迷的楼市开始回暖。这其中,通过做高房屋合理费用和签订“阴阳合同”两种方式来规避高额税费不无作用。

根据当地纳税规定,凡纳税人能提供房屋购买合同、发票、契税税票或建造成本、费用支出的有效凭证,或税务部门征税系统中有上次交易价格记录的,均应按照差额征税法—按房屋交易总价减去房产原价以及合理税费后的差额征收20%个税。

房产原价是指购置该房屋时实际支付的房价款及交纳的相关税费(契税、印花税等),必须凭发票、税票、财政票据减除;合理费用是指纳税人按照规定实际支付的住房装修费用、住房贷款利息、手续费(中介费)、公证费、评估费等费用,必须凭税务发票或财政票据按规定扣除。

而如果通过做高装修费、中介费、银行利息等合理费用,降低二手房的买卖差价,再计征20%个税,税费就相当少了。

东莞中介人士张晓明给时代周报记者举了个例子:“如果一套二手房买入150万(元),卖出200万(元),按20%个税征收,则产生的50万(元)盈利要交10万(元)税。这时(便)会(通过)将装修发票等抵扣的额度上调等特殊手法降低差价,减少征税。”

中介人士丁海涛则透露,二手房交易还可通过签订“阴阳合同”来调整成交价,降低征税。

“阴阳合同”是房产市场上为逃避税费常用的一种操作方法—二手房交易双方往往签订两份合同,一份按照真正的成交价签订,另一份则以远低于市场价的金额签订,后者在交易时便能少缴一些房产交易税。

中原地产东莞策略研究中心总监车德锐说:“‘阴阳合同’并不是东莞楼市发明的,而是2006—2007年炒房高潮时由深圳投资客带来的,如今国内二手楼市交易中多有这种现象。”

为了杜绝“阴阳合同”,东莞市地税局于2012年3月31日上线了二手房评估系统。该系统采集了全市33个镇街、园区的90多万套房产信息,超过55万条数据,通过房屋区域、年份建筑造价、楼层朝向、结构、带不带电梯等因素,再参照系统设置的基准系数,对全市的二手房进行价格评估。

当买卖双方进行二手房交易时,如果交易价格低于二手房评估系统的评估价格,将按照评估价格进行纳税。

楼市交易量重新走高后,房价相对平稳;较之周边城市,涨幅亦较低。

孤本“东莞模式”

目前,二手房20%个税政策的影响甚微。

合富辉煌[-2.74%]东莞市场研究部副总监李兴旺、启富置业总经理助理林晶等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自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冲击后,东莞经济有所萧条,传导至楼市,一手房价格几年来一直没有高增长;二手房市场涨幅更不明显,交易不温不火。

金地地产副总经理陈君斌、东莞万科商用管理中心总经理高骏等地产商描述东莞楼市的主要特征:炒家极少只占(总投资者)10%,二手房交易不温不火。

中原地产东莞策略研究中心总监车德锐表示,东莞二手房交易不活跃的情况一直延续至今,与广深等炒家活跃的城市相比,东莞的二手房成交量并不高,转手率较低;二手房价位偏低,普遍价格在20万—30万元;楼龄老,增值空间较小。东莞的炒房客较少,业主往往以长线持有为主,以出租等方式投资的较多。”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二手房避税20%个税国五条细则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