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8%增长的潜力还有20年(5)

扫描到手机 置家关注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3-03-08 07:53 字号:T|T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昨日上午9时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中国还有保持8%增长的潜力20年。

中国每年8%增长的潜力还有20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谈及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增速时表示,发展中经济体,如果懂得利用在技术创新跟产业升级上的后发优势,那么可以用一倍于或者两倍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来发展,而且可以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林毅夫指出,现在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收入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像美国20%左右,这跟上世纪日本在50年代初和美国的差距是一样的,和新加坡在60年代中跟美国的差距水平是一样的,跟台湾地区在70年代中跟美国的差距、韩国在70年代中跟美国的差距是一样的。这四个经济体,日本在同样后发优势的情况下,从50年代初维持了20年平均每年9.2%的增长,新加坡从60年代中利用这个后发优势维持了20年平均每年8.6%的增长,台湾地区利用这个后发优势维持了20年每年8.3%的增长,韩国利用这个后发优势维持了20年每年7.6%的增长。“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样的,如果他们利用这个后发优势,可以维持而且实际上实现了20年每年7.6%-9.2%的增长,我相信,利用同样的后发优势,我们应该有潜力维持20年每年8%左右的增长。”林毅夫表示,“当然这只是一个潜力,要挖掘这个潜力需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

不赞成个别国家转嫁危机

近期日本等国家准备实施货币宽松政策,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表示,中国的一贯态度是并不赞成有些国家再实行过分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这是一种转嫁经济危机的办法。

应对这些国家的做法也需要三条路径,一是要加快产业升级、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来向外推销。二是要加快国内的结构调整。三是要根据中国的外汇储备情况,该进口还是要进口,该在外投资的还可以在外投资。

林毅夫委员表示,自从2008年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发生以后,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采取了适量宽松政策,增加货币供给,目的是通过自己国家货币的贬值来增加他们的出口,创造就业,促进增长。但是可能引起的是大量短期投机性资金的流动,造成其他发展中国家大量投机资金流入以后货币快速升值,而且可能造成国内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面对这种情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目前也修正了政策,如果一个国家有大量的短期投机资本流入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是可以采取一些资本管制的措施来避免货币的急剧升值。

面对相对不利的国际经济情况,林毅夫表示,相信中国在今年或未来几年内,产业有继续升级的空间,城市化还在推进,环境污染要治理,这些都会产生好的投资机会。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也相对比较好,所以政府还可以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启动投资,启动需求。民间的储蓄也高。所以,在目前这种状况下,中国应该采取财政上相对积极,但货币上应该是中性的政策,这样有利于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保持比较低的物价水平。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