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年近700家房企注销 中小房企生存状况堪忧(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日期:2013-02-01 08:22 字号:T|T

摘要:在国企以及龙头房企进一步扩张下,中小房企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去年北京市房企数量减少了近700家。

近700家房企注销

去年房地产市场触底反弹,龙头房企的实力进一步扩张,千亿级房企更是达到了3家,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2010年和2011年拓展二三线城市后,2012年大型房企开始重回一线城市,直接导致了北京中小房企的急剧萎缩。

北京市住建委曾发文称,2011年北京东方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47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申请延续或工商营业执照已注销。根据有关规定,已注销上述企业的开发资质。同时北京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房地产资质有效期内的企业是3000家左右。

那么经过2012年的洗礼北京市的房企还剩下多少家呢?

记者在北京市住建委网站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查询系统中发现,截至2013年1月30日,北京市资质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2308家,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年中北京市有近700家房企消失,多为中小房地产企业。

北京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陈志向记者表示,不能单纯地从房企注册资质的减少来判断房企的消失,因为在房地产业有许多项目公司,项目销售结束后项目公司也就消失了。同时,一家大型房地产可能注册多家有资质的子公司或是合作公司,如万科就有六七家合作公司。陈志判断目前在北京有项目的企业不超过1000家,近几年拿地的活跃房企在200家左右。

链家地产研究部负责人张旭向记者表示,去年北京市住建委一共有200多次领取预售证的信息,而其中一个项目可能分多次拿证,实际上有在售项目的房企不过五六十家。

陈志认为,目前市场的寡头垄断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于提高整个行业发展水平有着积极作用,但是也易形成区域性的价格合谋,甚至与政府形成权钱交易。

“从2009年开始,中化方兴、中国兵器、中国水利、中国电子、中国核电等一大批央企进入北京土地市场之后,中小民营企业在北京的境况就越来越糟,境况不外乎两种,继续做的只能通过合并股权合作的方式开发一些小项目或是转移到外地开发;或者是直接退出转移到其他行业。”北京颐和九州资产管理公司副总张磊向记者表示。

其实对中小房企面临的困难主要还是资金问题。张磊向记者表示,和大型房企可以借助资本市场融资不同,中小房企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依靠银行,但是由于实力的原因,现在很难从银行贷款。

央企退出速度放缓

其实对于央企和国企在房地产业的扩张,无论是业内还是监管层早已诟病多时。

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高调宣布78家非主营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将退出房地产市场。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78家央企陆续出让地产项目,其中不乏保利地产收购了中国兵器的蓟门桥地王的案例。但是随着限购政策出台,公众视线被转移,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的事件逐步被淡忘。

日前,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发布年度数据,显示央企退出房地产业进展缓慢。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15家非房地产主业央企通过北交所退出17宗房地产项目,成交额为9.64亿元。其中上半年11家非房地产主业央企通过北交所转让13宗房地产项目,成交额为7.37亿元,下半年仅有4家退出4宗房地产项目,成交额为2.27亿元。

在北京产权市场,2012年房地产业仍然位居交易成交额第一位,成交99宗,交易额112.19亿元,表明房地产股权交易仍旧十分活跃。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转暖,部分非房地产主业央企产生了惜售心理,一些已进入销售阶段的项目难以割舍。值得注意的是,在退出令发出后,非房地产主业央企再无新增地产项目。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房企注销中小房企注销中小房企困境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