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毁林建墓地一口“吃”下300亩土地(2)

扫描到手机 土地市场 来源:潇湘晨报 发布日期:2012-12-24 15:01 字号:T|T

摘要:在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今年7月已动工扩建一个总占地400多亩的经营性公墓。这个“公墓”从一开始就受到各方批评,因为它不仅占用了长株潭核心区域的宝贵土地资源,而且当地人大代表监督发现,该墓地涉嫌伪造政府主管领导签字、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土地使用手续,存在违法问题。

此外,在天福陵园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上,人大代表们发现,项目名称写的都是“湘潭殡仪馆”,用地性质是“划拨给殡仪馆”。也就是说,天福陵园是通过湘潭市殡仪馆公益用地进行审批的。

对此,天福陵园的解释是: 2010年3月,湘潭市殡仪馆出资250万元(占股25%),民营企业湖南群志投资公司投资750万元(占股75%),共同成立天福陵园有限公司。在办前期手续时起的名字,所有的文件和手续都是湘潭殡仪馆。

很明显,天福陵园已从一个公益的殡葬项目异化为商业项目,那块被政府划拨过来的地不仅有产权,同时还以每平方米不低于4000元的价格出售墓穴,这几乎就是一个从公益到商业“完美”转身的过程。

代表直言林地被蚕食,“绿肺”被破坏

实际上,早在2008年国家民政部就下达了170号文件,要求“各地原则上不再许可建设经营性公墓或扩大既有公墓占地面积;民政机关不再作为发起人或投资人,参与经营性公墓”。 天福陵园因此在2010年的立项初期便争议不断,项目一度搁置。

然而,两年过后,一个争议不断的项目仍然堂而皇之地扶摇直上,“说到底就是利益在作怪,陵园经营者可获得的利益数目惊人。”贺斗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长株潭地区的普通公墓标准,一亩地可以开发200个墓穴,每个墓穴的平均售价在2万元左右。“300亩地开发成公墓后,将可以带来数亿元的市场价值。”贺斗虚说,目前湘潭市人大正在与纪检监察部门协作,调查项目背后可能隐藏的违法问题。

“天福陵园项目可能引发的后果仍将持续发酵。”贺斗虚表示,随着陵园规模的逐渐扩大,成片的林地逐渐被蚕食,长株潭核心区内被称之为城市“绿肺”的森林资源逐渐被破坏,最终导致环境的恶化。此外,陵园还可能加大未来依法纠正违规用地的经济成本,激化执法机关与“丧属”的矛盾,“法不责众”的潜规则将使纠错成为泡影。

部门说法未获得民政部门批复属非法公墓

12月21日,记者致电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天福陵园确实未获得省民政厅的批复,从这个层面上说,属于非法公墓。但是,非法公墓的查处涉及公安、民政、工商、土地管理、城管等多个部门,现阶段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不完善,很难统一行动。同时,目前在处理非法墓地时,虽有可以没收非法所得、实行行政处罚的规定,但因缺乏强制性的执法手段去检查和认定非法所得的来源和数量,给实际处理带来困难。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湖南湘潭毁林建墓地300亩土地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