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房奴面面观:一代赚满 80后才是真正房奴(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2-11-19 07:29 字号:T|T

摘要:真正的“房奴”多数集中在80后,90后则是最为“潇洒”的一代房奴。从这三代“房奴”的买房故事,不仅能一窥房子带给中国社会三代人的巨大影响,更能看到一路前行的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中的一轮轮博弈。

-2006年至2007年房地产业生态:

2006年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频出,时近年底却看不到调控的效果。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房价涨幅领跑全国,每个月的同比涨幅均在10%左右。面对高昂的房价,普通人的“不买房运动”、“公开房地产成本”、“集资建房”纷纷登台。2007年,以稳定房价为诉求的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深化。土地、信贷、税收等为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各项调控新政密集推出。但是房价调控效果并没立即显现出来,反而出现边调控边上涨的现象。到2007年下半年,虽然总体房价涨幅有所放缓,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住房价格仍在高位,且不断上扬。

80后房奴:倒腾房产成为生活

-人物:陈女士

-年龄:31岁

-职业:广告公关公司合伙人

-房产:东城区富贵园

-2006年购买时单价:10000元/平方米

-2012年该项目二手房单价:38000元/平方米

“你看我白头发最近是不是又多了?前两天准备往新房搬家,收拾东西时发现2005年去印尼民丹岛玩照的照片,真是物是人非啊……”陈女士最近正在忙着装修一套位于劲松的二手房,并希望能赶在春节前搬进新家。

虽然刚刚三十出头,但是她和丈夫先后买卖的房产已经不下三套,房产证上也几乎写满了包括她与丈夫、父母、岳父母几个人的名字。“我真的不是为了炒房。”和一般意义的炒房客相比,土生土长的陈女士更像是被近年房地产市场剧烈的风云变幻所裹挟,透露着些许无奈……

第一次确切地感受到买房的需求是在2006年,陈女士与男友的关系已经逐渐确定了下来,开始为将来共同的生活打算。考虑两个人暂时不需要太大的空间,楼盘位置就显得很重要。位于幸福大街附近富贵园的一套建筑面积70平米的一居室开间,进入了陈女士的视线。“当时富贵园的房价大概是每平米1万元上下,在我们这些刚工作没有几年的年轻人眼中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豪宅了。”很多同事和朋友听说陈女士决定入手富贵园,只对她说了三个字——有魄力!

70余万的房款,在父母资助了20万首付后,陈女士第一次尝到了作为房奴的自豪与压力:“即将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怎么说也是一件高兴事,但是想到父母在外地工作,从上班到退休,每人的工资还没有突破过三千元,却因为女儿买房二话没说就拿出了首付款,心里确实感到愧赧。”

2008年,早年支援三线的母亲把户口迁回北京后,父母及奶奶来京养老就成了摆在眼前的问题。于是,陈女士决定卖掉这套居住了还不到两年的房子,换一套大房子。然而没有料到的是,在2009年中旬,就当她刚刚以120万元的价格将这套房子出售后不久,北京的房价就像火箭一样急速狂飙,房价在做“俯卧撑”这句话就这样流行开来。“我家楼下相同户型比我晚卖了三个月,160万成交。”这样的一个时间差不仅导致了至少40万元收入的损失,陈女士看上的一套位于北四环的二手房价格也在这三两个月中几番上涨,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于是她和男友只得又回到了租房的状态,并在出租房中喜结连理。

婚后,陈女士丈夫的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而陈女士也离开公司,自己创业。看到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已经进行两年多的时间,房价依然胶着,两个人决定不再观望,先后购买了位于房山区的万科长阳半岛一套两居室给父母回京后居住,及一套劲松区域65平米老公房的小两居。两个人,又背上了百万元的房贷。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房奴购房者80后房奴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