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障房供大于求 门槛渐放低 (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发布日期:2012-11-05 15:14 字号:T|T

摘要:2012年2月7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四部门发布《上海市2012年共有产权保障房(经济适用住房)准入标准和供应标准》,从3月1日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户口年限、财产收入等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

“提前摇号确定排序,当天就按序号进场。看到人家一个个上台从展板上把自己选好的房子撕走,心里紧张得不得了。”李福告诉本刊记者。

每一套房子被选走,大屏幕上都会显示出已被选走的房号,台下则会发出一阵叹息声。看着选好房子的人眉开眼笑地走下台,迫不及待地走向公积金、银行的政策咨询处,李福无奈又焦急。在自己选定的房源无奈地被划去一半多的时候,急得一身汗的李福终于等到了上台的时候,“要是选不到好房子,都不知道怎么跟家里人交代了。”

在此之前,李福以为得到保障房必须得“托关系走后门”,但没想到,他顺利拿到了自己心仪的房子。

原本没抱希望的李福是在家人的逼迫下才去了解上海市保障房的相关政策的:从申请环节开始,采取“两级审核、两榜公示”的办法,即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负责初审,将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有关信息在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进行公示;区(县)住房保障机构负责复审,对符合条件的申请户信息通过指定媒体向社会公示;在选房环节,则实行“两轮摇号”,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风行风监督员、新闻媒体等到现场监督摇号全过程。

此外,上海市还实现了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的核查机制,将申请户的核查内容扩大到机动车、房屋、商业保险、有价证券等家庭资产,通过在民政、人保、房管、银行、证监等14个部门间建立的“电子比对专线”,核对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

“不要怕,肯定不会有暗箱操作的。赶紧去申请吧,换个好房子养老,比窝在老房子里好。”一边传授“经验”,李福一边催促老朋友们赶紧行动。

受益人群扩大

尽管上海保障房政策推出了好几年,但邵启明所在社区的大部分人仍住在老房子里,因为之前的政策太过严格。

进入2012年,上海保障房的门槛逐步放松的趋势已很明显,步伐也越来越快,这令急需改善居住条件的市民们非常高兴。

2012年2月7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四部门发布《上海市2012年共有产权保障房(经济适用住房)准入标准和供应标准》,从3月1日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户口年限、财产收入等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

与2010年和2011年两次调整只是单一放宽收入和财产限额不同,这一次的政策在户口年限上有了巨大的让步。政策将原来要求在上海本市实际居住、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连续满7年缩短至3年。另外,3人以上申请家庭的收入限额,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从2300元、2900元、3300元调到5000元;财产限额则从人均7万元、9万元、12万元调到15万元。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