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将有“国标”

扫描到手机 汽车市场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25-09-24 08:10 字号:T|T

摘要:近日,工信部就强制性国家标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5日。该标准填补了我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空白,有助于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近日,工信部就强制性国家标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5日。该标准旨在从多维度规范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能力,支撑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升。业内人士称,标准有望填补我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空白,为行业准入、质量监督和事后追溯提供关键技术依据,有助于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目前驾驶员依旧是责任主体

“智驾”各种路况都能开吗?“解放双手”开车靠谱吗?伴随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网络上有很多开车玩手机甚至睡觉的视频流传,对此业内人士提醒,目前汽车仍是组合驾驶辅助功能,驾驶员切勿将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是指,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持续地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且具备与所执行的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相适应的部分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能力的硬件和软件所共同组成的系统。简单来说,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可使驾驶员的手和脚同时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但休息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对车辆的控制,驾驶员仍需要按照交规驾驶车辆。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车型基本都属于L2级范畴,即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只能承担一些基本的驾驶操作任务,例如控制车速、车道保持等,所谓的“智驾”并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驾驶员依旧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相关人士表示,相关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厘清智能辅助驾驶发展的边界。目前量产的L2级辅助驾驶并非无人驾驶,若企业夸大宣传、声称用户可以“撒手不管”,将直接危及用户安全,必须严格规范。同样,OTA升级也应谨慎推进,不应在技术未成熟时急于推向市场,更不能将用户视为测试对象。该标准填补了我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空白,将为行业准入、质量监督和事后追溯提供关键技术依据,有助于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手离开方向盘系统应提示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智能化角逐的下半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能够有效减轻驾驶负担、提升驾驶舒适性,已成为市场新车型的亮点和消费者选购的重要考虑因素。

据了解,该标准强化了对驾驶员状态监控与人机交互的要求。为保证驾驶员持续参与驾驶,根据《标准》,辅助驾驶系统应具备手部脱离检测以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一旦系统激活期间驾驶员出现手部脱离、视线脱离,系统应发出提示以及报警,并在驾驶员未及时响应系统报警的前提下可控地退出激活状态。

按照标准要求,系统每次上电/点火后,需确认驾驶员完成使用培训方可激活;系统激活期间需具备手部脱离检测和视线脱离检测能力,一旦发现驾驶员出现相关情况,立即提示报警,驾驶员未及时响应则可退出激活状态;若因驾驶员脱离导致系统启动风险减缓功能,或驾驶员多次出现手部、视线脱离,应在至少30分钟内禁止使用辅助驾驶系统。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运行期间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进行事故判定及原因分析,是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需要真实和准确地记录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通过数据支撑场景回溯。因此,标准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提出数据记录相关安全要求。此外,还提出了使用说明、驾驶员培训、驾驶员状态检测、系统禁用等安全要求,以减少驾驶员对系统的“误用”。

以前有的司机在使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时,用水瓶卡在方向盘上,假装是手在操控方向盘。针对这种情况,业内人士称目前多数方向盘已采用电容式离手检测技术,只要驾驶员将手放在方向盘上,系统就能通过微电流准确识别,有效防止误判。此外,有的车企还推出了有生命体征监测方向盘,可高精度采集心率、呼吸等关键生命体征数据,实时监测驾驶员疲劳和健康状态,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更全面的状态反馈。

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为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为62.58%。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注,部分企业在宣传中滥用“高阶智驾”“零接管”等概念,刻意模糊“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界限,致使个别驾驶员放松警觉,出现长时间脱手、分心等危险行为,酿成伤亡事故,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今年以来,在行业协会和部委的牵头下,行业对辅助驾驶的夸大宣传逐步降温,“安全”被频频提及。

4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关于规范组合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倡议书提出,企业应规范营销宣传行为,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切实履行告知义务,确保用户清晰认知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的本质区别。

随后,广汽、上汽、北汽等车企联合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提出,全行业应坚持实事求是宣传,清晰告知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确保用户准确理解车辆的真实能力。在多方努力下,汽车行业对驾驶辅助系统的宣传基调显著降温,“安全”“可靠”取代了过往“放心开”“闭眼开”等激进话术。

标准提出,车企必须通过官方网站、车载终端等公开渠道向用户提供系统使用说明,这将对目前行业中存在的“重营销、轻教育”的模糊宣传形成刚性约束。我们可以预期,未来行业发展将更加规范,消费者对车辆性能会有更清晰的认知。本报记者 王力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石家庄 关键字:智驾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