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不能当自动驾驶

扫描到手机 汽车市场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25-08-20 08:29 字号:T|T

摘要: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加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力度,不得夸大智能驾驶功能。

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

《通知》主要聚焦四个层面,一是加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力度;二是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三是加强企业广告活动和商业宣传行为监督;四是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事件事故报告与深度调查。

不得夸大智能驾驶功能

今年以来,多家车企或发布智驾普及战略,或披露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L4级高度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落地时间,掀起新一轮“全民智驾”技术普惠与量产竞速热潮。然而,因司机使用智能驾驶、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通知》明确要求,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系统边界等信息时,不得做虚假、夸大系统能力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确保消费者正确理解和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对企业广告活动和商业宣传行为中夸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欺骗或误导消费者等情形的监督检查力度。

早在今年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强调智能驾驶的宣传边界,提出“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5月初,小米、理想、蔚来、小鹏等车企纷纷调整线上、线下宣传物料中“智驾”描述,将其改称为“辅助驾驶”。

业内专家认为,在规范宣传的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实力。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将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对于技术实力较弱、过度依赖宣传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车企,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相关举措将助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洗牌和整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车企OTA升级管理更严格

《通知》提到,企业应在机动车合格证系统中完整、准确填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储能装置单体及总成等关键信息,并严格执行软件在线升级活动分类管理要求,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确保生产的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准入产品一致,并承担产品安全责任。对频繁开展OTA升级活动的企业,市场监管总局将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核查。

《通知》要求车企提前公开升级内容和目的,可确保用户知情并自主选择是否接受升级;未经充分测试的OTA升级可能引发系统故障、安全隐患甚至数据泄露,要求车企“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可降低因软件缺陷导致的车辆失控、故障等问题,保障用户行车安全。

业内观点认为,今后OTA升级管理将更严格,避免车企通过OTA升级隐瞒缺陷或规避责任。记者注意到,以前曾有个别车企曾通过OTA升级擅自修改车辆性能参数,如续航里程、动力输出等,或在未告知用户的情况下推送未经测试的软件版本,引起了用户的不满投诉。

专家解读:长期利于行业发展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通知》对行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意义。当前汽车行业智能化加速推进,但在安全责任落实、技术规范与宣传方面仍存在问题。

崔东树指出,《通知》对企业要求较严格,尤其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驾驶:一是强制开发并使用驾驶员监控功能,如脱手、疲劳检查等,且功能不得随意关闭,确保驾驶员始终对车辆负责并有效驾驶;二是明确OTA升级需受安全控制,落实生产一致性管理,不允许存在内测版本或部分人先行测试的情况,避免消费者成为极端情况测试的“小白鼠”,保障消费者安全;三是强化应对网络攻击、网络威胁等状态的能力,确保生态与产品安全。

崔东树表示,严格管控自动驾驶,能倒逼技术完善,强制企业开展组合驾驶深度测试,推动算法、算力升级。同时,行业规范化与市场整合将增加合规成本,促使企业投入更多资源完善测试体系、建立数据平台及应对高频监管检查,这虽会给企业带来管理压力,但也能让优秀企业脱颖而出,避免“优秀企业不突出、小企业用不成熟技术忽悠消费者”的现象。

他认为,短期内企业会面临技术周期延长、成本上升及工程落地需更多测试等阵痛;但长期来看,监管将加速行业标准形成,推动L3级以上自动驾驶合规发展。该意见通过强化安全责任、规范技术验证与宣传、完善监管协同机制,平衡了技术创新与消费者安全、驾驶员安全、道路安全,虽会给自动驾驶企业带来短期合规压力,但长期将推动技术成熟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占据世界更优势地位,引领世界智能化发展新趋势,让智能化更好赋能电动化。

本报记者 王力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石家庄 关键字:智能驾驶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