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高标准打造民宿庭院,推进“乡村旅居+康养+农业”融合发展

扫描到手机 河北旅游 来源:置家网 发布日期:2025-08-05 08:36 字号:T|T

摘要:如今,在环京的香河、大厂、三河、固安、永清等地,分布着一批沉浸式体验自然风光、乡土风情、乡愁文化和田园生活的院落型乡村旅居场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尽享田园风光与闲情野趣。

刘杰 路丽潭

炎炎夏日,去大厂回族自治县亮甲台村住特色民宿,到固安县来康郡康养中心享受温泉康养静谧时光,赴三河市西柳河屯村特色书院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如今,在环京的香河、大厂、三河、固安、永清等地,分布着一批沉浸式体验自然风光、乡土风情、乡愁文化和田园生活的院落型乡村旅居场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尽享田园风光与闲情野趣。

“近年来,我市立足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廊坊民俗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场所进行提档升级,高标准打造5种特色民宿庭院,即乡村康养别院、非遗传承聚落、温泉旅居乡筑、专家田园宅院、乡村电商营地,推进‘乡村旅居+康养+农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廊坊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海莲介绍。

一座座乡村院落尽显文化底蕴,一处处田园美景饱含浓浓乡愁。廊坊擦亮特色民宿庭院品牌,逐渐成为京津雄周边乡村旅居康养首选地。

形成差异化优势

让“康养旅居到廊坊”成为新时尚

清晨,固安县来康郡康养中心活动室里传出悠扬歌声;午后,银发族在乒乓球、羽毛球场地上挥拍健身;傍晚,他们在温泉中洗去一身的疲惫。“这里医疗和文化设施齐全,适合养老,大家在这里心情舒畅,生活多姿多彩。”北京老人郭正德说。

来康郡康养中心以田园为主题、温泉为特色,提供快乐生活服务、智能康养服务等四大类148项服务,打造了康旅、康养、康居三大文旅消费场景,为都市人群提供品质生活体验,是廊坊市重点打造的“温泉旅居乡筑”特色代表性民宿庭院。

近年来,廊坊市结合毗邻京津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以环京津雄为目标市场,以“乡村旅居+康养+农业”融合发展为重点,通过培育5种特色民宿庭院,探索发展周末经济、陪伴经济和流量经济,让“康养旅居到廊坊”成为新潮流、新时尚。

7月28日,在香河县大爱书院养老中心音乐教室里,歌声阵阵,琴音悠悠。“书院安排了钢琴老师,我们每天练习。”刚刚练完一曲的北京老人郭上迵告诉笔者,书院有专业教师,开设钢琴、古筝、健身操、书画等课程,生活丰富多彩。

“我们这里配备图书馆、健身房、游泳馆、茶艺室等50多类一站式养老文化活动空间,设置多种文化课程和娱乐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书院式养老模式,吸引了700多名老年人入住养老,其中90%以上来自北京。”香河大爱书院院长肖海霞介绍。

在众多乡村旅居项目竞争的环境下,廊坊如何突出自身特色,形成品牌竞争力?“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优势,与京津形成互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走出一条切合村街实际的发展路径。”杨海莲给出答案。

在发展特色民宿产业过程中,该市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将大厂花丝镶嵌、固安柳编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融入院落场景,让游客不仅能居住在特色院落中,还能参与非遗工艺品制作。

依托廊坊“京津菜篮子”的产业基础,该市着力打造“可带走的田园生活”模式。在乡村电商营地,游客参与果蔬种植和采摘,通过电商平台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制作的特色美食邮寄给亲友,实现从体验到消费的闭环。

截至2024年底,廊坊建有旅游民宿、康养小院等840余套。凭借特色优势和创新模式,16家民宿入选全省百佳特色精品民宿。

用好本地特色资源

让旅客乐享“诗和远方”

看田园风光、摘新鲜瓜果、住乡村民宿……7月27日,在香河县渠口镇谭家务村,北京游客张晓春度过愉快的时光。远离城市的喧嚣,该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京津游客前来。

谭家务村何以能火?“密码”在于依托河道文化、千年村落、民俗文化、现代农业等特色资源,将农家院升级改造成精品田园宅院,吸引京津游客旅居、采摘、养老,村民们通过提供服务、售卖农产品增加收入。

近年来,廊坊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非遗文化、浓郁的乡土人情、良好的基础设施,结合打造5种特色民宿庭院,重点打造“廊坊雅居”品牌,“线上+线下”全面宣传推介。通过讲好乡村故事,丰富产品供给,更好满足广大游客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提升了全市民宿旅游业的体验质量。

“在此基础上,我们邀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制定特色民宿项目规划,探索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廊坊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广军介绍,公司以环京县(市、区)为重点,甄选基础好、景色美、服务优、性价比高的典型村落,打造了北荆垡村乡村康养别院、西柳河屯村专家田园宅院等“廊坊雅居”示范样板。

7月28日,走进固安县彭村乡北荆垡村的“阖美一居民宿小院”,笔者看到,这里既有传统四合院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别墅的简约时尚,还有欧式木屋的浪漫风情。来自天津的游客张洁琼一家正喝茶、聊天,规划游览线路,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

“我们成立固安阖美一居文化有限公司,打造乡村康养别院,主要面向京津雄等地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乡村康养服务。这样既发展旅游,又增加村民收入。”北荆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俊田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家庭的个性化、社交化、一站式度假需求不断增长,廊坊民宿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转变。从温馨舒适的家庭式民宿,到充满艺术气息的主题民宿,再到融合地方文化的特色民宿,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让游客尽情欣赏乡村美景、感受人文情怀、体验田园诗意。

来到御香华妍文化基地,体验茶艺、插花;到西柳书院,学习书法、国画;静坐西柳棋院,与友人手谈一局,在棋盘上斗智斗勇……今年夏天,众多游客在三河市西柳河屯村享受乡村田园生活的同时,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记住乡愁,留下美好。

近年来,西柳河屯村引进以“德”命名的书院12家并成立西柳书院群,引进60余名文化学者,建成民宿、农家院等7家,全力打造文化强村。据统计,该村每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500余万元。

打造乡村旅居康养目的地

带动村民增收

盛夏时节,紧临潮白河东岸的香河县蒋辛屯镇北李庄村景色宜人。“早就听说北李庄村乡村旅游搞得不错,这次感受到了它的美。”来自北京的游客马琳说,她住在村里的民宿,品尝特色美食,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让她流连忘返。

别处葫芦小院、别处酣客、别处沐之……短短几年,该村就建起42套“别处”潮白主题民宿,房车营地、游乐园、匠心广场等项目也建成运营,并依托水岸潮白景区连续举办“乡约潮白”半程马拉松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成为京津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旅游火了,北李庄村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以前靠外出打工挣钱,如今在村里的特色民宿打工,每年都能挣两三万元,发展乡村旅游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赵凤林告诉笔者。

紧盯京津游客需求变化,廊坊充分整合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等资源,融入乡村生活元素,打造多元化、高品质的院落型乡村旅居康养目的地,有效满足了游客长租或短租的需求,吸引了农家乐等业态落户乡村。

“我们始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杨海莲说,在产业带动方面,该市鼓励村民依托特色民宿发展花卉培育、休闲娱乐、餐饮等配套产业,并精准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

“随着书院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村运营民宿的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西柳河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康海利介绍。

特色民宿还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参与服务、保洁、安保、农业种植等工作,并开展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掌握电商运营等新技能。以固安枫林庄园为例,通过与村民签订长期用工协议,80%的工作人员为当地村民,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通过打造特色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廊坊吸引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农村休闲旅游,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带动了村民增收,更成为这座城市的亮丽名片。

责任编辑:石家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