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汽车4S店降价优惠力度减小 消费者购车应理性

扫描到手机 汽车市场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25-06-18 08:14 字号:T|T

摘要:记者日前在石家庄车市采访了解到,从5月底开始很多车商便推出了“6·18”促销措施,同时业内也发出了“卷服务”“卷价值”的呼声,推动汽车行业良性发展。

年中狂欢购车季、年中嗨购“6·18”、年中大促、电商购车节、“6·18”年中狂欢购……目前“6·18”已不只是电商的购物狂欢节,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车商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营销节点。记者日前在石家庄车市采访了解到,从5月底开始很多车商便推出了“6·18”促销措施,同时业内也发出了“卷服务”“卷价值”的呼声,推动汽车行业良性发展。

降价促销力度减小

每年的“6·18”不仅是电商平台的购物节,更是车商促销卖车的狂欢日。从刚刚进入6月开始,不少车企便推出了“6·18”促销海报,记者的微信朋友圈也被车商各种促销活动刷屏。

日前,记者来到石家庄长安汽车园,看到很多汽车4S店都在举行“6·18”促销活动。消费者吴先生对记者说,没想到汽车也有“6·18”促销活动,本来也观望了很久,今天走了好几家店感觉促销力度都不错,准备这两天把旧车置换了买新车。

实际上今年以来车市已有多轮降价潮,面对“6·18”的车市促销,有消费者欣喜,也有消费者担忧。消费者赵女士对记者说,她现在对汽车降价的消息已经麻木了,听说有的A级轿车降到了7万元以下,她没有惊喜而是警惕:“不到7万元就能买一辆挺大的轿车,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难免有偷工减料的担忧。”

记者在走访车市的过程中注意到,虽然“6·18”终端市场的优惠活动仍然比较热闹,但是可以感受到销售端让利促销的力度减小。一位汽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虽然门店不少车型叠加各项补贴优惠高达6万元,但是新推出的智驾车型优惠力度并不大,厂家提供的现金优惠在几千元到1万余元不等。某豪华品牌销售人员则告诉记者,门店的一款指导价为20余万元的纯电车型的成交价最低不能低于19.99万元,这是因为厂家对此有明确的要求和限制。

“现在的促销其实还是端午节的政策,最近以‘6·18’促销的名义发布消息之后,吸引到很多的消费者前来问询和购车,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一位与记者比较熟悉的销售人员透露,目前所谓的降价只是把国补和置换补贴等都算了进去,本质上和之前的优惠政策没有太大区别。“说实话,这次降价确实有一些‘套路’,其实就是吸引消费者进店的营销手段,毕竟车价不可能无限度地一直降。”

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车商的促销海报上优惠幅度虽然看起来巨大,但实际上条件非常复杂,往往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享受。

更希望“卷服务”“卷价值”

事实上从5月底开始,不少车企便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推出“6·18”促销海报。据不完全统计,参与“6·18”的新能源车型25款以上,小鹏、零跑和五菱等品牌旗下的众多新能源车型纷纷在电商平台的“6·18”活动页面中展示自己。宝马、沃尔沃、别克、大众等传统燃油车品牌也在优惠活动上发力,成为本次“6·18”购车活动的另一大主力军。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的发展,车价也呈逐步走低的趋势。2022年手握6万元预算的消费者如果买车,只能买到一台指导价6.28万元的宏光MINI EV GAMEBOY;而今年还是这6万元的预算,消费者可以买一辆新上市的秦PLUS DM-i智驾版。

车价走低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隐藏着诸多问题。一方面,持续的价格战不断压缩车企利润空间,今年一季度汽车产业利润率仅3.9%,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另一方面,频繁的降价使得消费者观望情绪愈发浓厚,大家都期待着更低的价格,这反而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现在车价不断下降,我想再观望一段时间,看看市场情况再做决定。”消费者于女士向记者表达了她对车价走低的看法。而一位销售人员则表示,其实车商也希望车价别再降了。石家庄某合资品牌4S店总经理对记者表示,他们目前正在另辟蹊径调整经营策略,主要靠售后保养、保险续保、精品加装这些服务来维持利润,相较单纯“卷价格”,他更希望汽车行业“卷服务”“卷价值”,推动行业良性竞争。

消费者理性看待车市促销

“汽车行业竞争应从价格战转向性价比之战,先保证质量安全底线。不能让热爱智能化的年轻人做车企智能驾驶的‘小白鼠’。”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反内卷”“抵制恶性竞争”成为了关键词,多位车企高管表明“反内卷”的立场和决心。

从表面看来,价格战似乎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与更多选择。然而,这种以“让利”为名的狂欢,其背后隐藏着对行业根基与消费者长远利益的深度透支。汽车作为高价值耐用消费品,其核心竞争力本应在于品质、技术与服务,而非一味追求低价。

业内人士认为,降价促销虽然能短期内提升销量和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行业发展。如何平衡利润与市场份额,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来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才是车企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享受优惠购车的同时,也需理性看待车市促销,综合考量车辆品质、售后服务、保值率等多方面因素 ,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购车决策。

本报记者 王力

责任编辑:石家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