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案挥笔锋正锐 扬眉看剑信有芒

扫描到手机 教育人才 来源:石家庄日报 发布日期:2025-06-06 07:54 字号:T|T

摘要:高考前夕,记者镜头下定格石家庄多所高中高三学子奋力拼搏的身影。

时间:

6月4日晚

地点:

石家庄多所高中

事件:

高考前夕,记者镜头下定格石家庄多所高中高三学子奋力拼搏的身影。

□文/图 本报记者 南开宇

教室顶上的日光灯管嗡嗡低响,映照着伏案专注的身影。书页翻动声轻缓而密集,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沙沙作响,似蚕食桑叶般执着。墙壁上的高考倒计时牌上,赫然写着一个数字:3。这无声的宣告,使得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肃穆而凝重的气息,仿佛时间在此刻也屏住了呼吸。

6月4日晚,在河北联邦外国语学校高三九班,同学们正进行着高考前最后一堂晚自习。课桌上书本、试卷和练习册筑起了一道道蜿蜒的堡垒。教室外墙上,一条鲜红的标语无声地呐喊着:“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班长牛紫怡同学的目光专注地落在摊开的复习资料上,她轻轻将一缕滑落的发丝别到耳后,动作轻微,仿佛怕惊扰了周围的寂静。当被问及此刻心情时,她抬起头,眼神中有种出奇平静的明亮:“就像等待一场准备已久的战役。最后这个晚自习,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告别,跟这三年的自己告别。”她的声音不大,却如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沉默的教室里激起微微涟漪。

窗边角落,周伟卓同学正紧锁眉头,默默凝视着摊在桌上的模拟题。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仿佛要吐尽所有的不安。他停下笔,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有些褪色的小本子,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写着:“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凝望着这句话良久,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仿佛在字句中汲取到了新的力量。

晚九点的铃声划破寂静,却并未带来往日的喧嚣。教室里几乎无人离开,只有轻微的桌椅挪动声,又很快恢复平静。许多人只是微微伸展一下身体,便又埋首于书本和试卷之中,仿佛要将这最后一寸光阴也牢牢攥紧在手中。

讲台上,班主任孙慧老师静静伫立,默默凝望着灯光下一个个青春而专注的侧影。她已陪伴这群少年走过了一千多个日夜。当被问及此刻心情,她眼中泛起微微湿润:“哪里是三年磨一剑?分明是孩子们用一千多个日夜,一锤一锤把自己锻造成剑。”她嘴角翘起,忆起许多微小瞬间:“记得许多次他们焦虑时候的表情,但同学们很快便重新振作起来,那些坚持的样子,至今想来都让人觉得心疼又骄傲。”

当被问及最想对即将踏上考场的学生说些什么时,孙老师沉默了片刻,眼神温柔而深沉:“我不想说‘必胜’,也不想说‘别紧张’。只想告诉他们——这三年的时光没有白费,你们已磨砺出人生中最珍贵的锋芒。当你们走向考场时,记得带上这三年的勇气。无论结果如何,你们已经写下了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未来也必将继续书写精彩。”

高考前夕,记者镜头下的石家庄多所高中,定格了高三学子奋力拼搏的身影。窗外,夜色浓浓;教室里,灯光依旧明亮,照耀着每一张年轻而执着的面庞。墙上那鲜红的高考倒计时牌,正悄然指向一段生活的结束,也指向另一段生活的开始。

三年磨砺,剑已出匣。最后一堂晚自习的灯光,不仅照亮了眼前书页上的字句,更将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梦想浓缩于此。当长夜将尽,曙色微明,这束灯光,这些身影,已然汇聚成青春最动人的姿态。他们曾以青春为炉,以汗水淬火,如今手中之剑的每一道寒光,都留有岁月无法磨灭的锋芒——那不仅是通往考场的通行证,更是生命赠予勇者的永恒徽章。

责任编辑:石家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