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明年7月实施

扫描到手机 汽车市场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25-05-23 08:07 字号:T|T

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日前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本报记者 王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以下简称“新国标”)日前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据悉,“新国标”涵盖7项单体测试、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电池安全的“新标尺”。与2020版国标相比,“新国标”中多次出现的“不起火、不爆炸”成为关键词。“新国标”将为车企与行业带来哪些影响?日前,记者在石家庄车市进行了采访。

“新国标”更贴近实际用车场景

日前发布的“新国标”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在扩散测试方面,“新国标”将热失控后的安全要求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升级为在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且“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这也是首次将“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作为强制性标准。

底部撞击测试方面,“新国标”明确电池包在直径30mm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后不泄漏、不起火、不爆炸,且乘用车全部纳入这一标准。这对车企优化电池包结构设计,强化防护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两年快充车型不断增多,但其可靠性和实际循环寿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新国标”也设立了门槛。在新增的快充循环安全测试中,重点考察具备在15分钟内将电池从20%充电至80%能力的电池单体,要求其在完成300次快充循环后,仍能通过外部短路测试,达到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

关于电池的循环寿命,目前的标准只有基于动力电池零部件的循环寿命试验方法(GB/T 31484-2015)。该测试方法只针对电池电芯,并没有在整车上测试。由于测试温度、测试工况以及试验条件单一,并没有充分考虑和覆盖实际用车场景对动力电池衰减的影响。

“新国标”对电池的循环寿命有了新的要求,比如,五年/100000 km的纯电车型,基于电池电量(SOCE)的最低性能(MPR),不低于82%。值得注意的是,耐久性要求新增了插混车的电池健康度精度测试条件,五年/100000 km的 MPR(最低性能要求)由 85%调整到 82%。这一要求类似现在手机的电池健康度。通俗来讲就是,不管消费者购买的是纯电车还是插混车,需要保证在使用5年的时候,电池健康度保持在82%以上。

消费者产生一定观望情绪

日前,记者来到石家庄长安汽车园,看到很多汽车4S店顾客络绎不绝,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与试驾新车,新能源汽车特别受消费者的青睐。多位汽车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与曾经追求丰富的智驾体验相比,电池安全逐渐成了决定消费的关键词。特别是电池“新国标”政策发布后,“现在的车还能不能买”也成了消费者最纠结的问题。

“我试驾了好几辆车,加速性能和智驾体验都很满意,但电池‘新国标’明年才开始执行,而电池又是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部件,我还是观望一段时间再说吧。”赵先生分析,电池“新国标”实施前后,一方面老款车型将有望打折清库存,另一方面也会有一批符合新国标的车型上市,不论是更实惠的价格,还是更先进的技术,观望一下不会吃亏。另外,也有消费者表示担忧,“新国标”严苛的检测要求将为动力电池企业带来成本增加,明年的新车可能会出现涨价的情况。

随后,记者走访了石家庄的二手车市场,发现商家对于收购新能源汽车的态度更加谨慎。在石家庄乐城二手车市场,一位刘姓车商对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更新迭代快,很多汽车品牌的首任车主的三电质保权益又不能转让,这些诸多因素导致了新能源二手车的行情不稳定。

谈及“新国标”落地后的二手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刘先生认为下半年市场价格波动肯定会更剧烈,同行收车定价都会更加谨慎。但从长远看,等“新国标”车型普及以后,二手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品质肯定能上一个台阶。他预测,短期内,不符合新国标的二手新能源汽车会出现贬值,特别是一些车龄较长、电池技术相对落后的车型,其安全性和续航能力在新国标下的劣势将更加凸显,消费者对这类车辆的购买意愿将大幅下降。

对于符合新国标的车型未来价格走势,很多从业者认为“新国标”实施后,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会加速释放,为抢占市场份额,车企大概率会采取降价让利策略。如何在性能、安全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车企在这场市场角逐中的制胜关键。

“新国标”促进汽车产业链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发布的强制性“新国标”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高度重视。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新国标”提出了“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要求,直击当下消费者的痛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其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的顾虑,提振汽车市场消费信心。而快充循环测试标准的提高,则降低了“快充折寿”风险,让新能源车在各种极端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另外,未来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可关注车辆是否通过“新国标”认证,此作为购车的核心参考要素。

对于企业而言,“新国标”意味着在电池安全方面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部分技术落后的企业可能因无法达标而退出市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阶段主流的动力电池都是使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受其化学特性影响,如果电池包结构和防护设计不到位,想要做到各类极端场景下不起火、不爆炸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因此,“新国标”的推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倒逼企业进行电池材料创新,如加大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力度,持续进行电池包结构优化,以及智能热管理等技术的迭代升级。

有业内人士指出,“新国标”的实施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助力先进安全技术应用,促使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速升级,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石家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