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小学校长、一线教师等“现身说法”读书的好处

扫描到手机 教育人才 来源:置家网 发布日期:2025-04-24 08:38 字号:T|T

摘要:昨天是世界读书日,记者采访了石家庄市的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和喜欢读书的学生、家长,看看读书带给他们的好处,以及他们又是如何培养阅读习惯的?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关于读书,古人就写过很多劝人读书学习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昨日,记者采访了石家庄市的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和喜欢读书的学生、家长,看看读书带给他们的好处,以及他们又是如何培养阅读习惯的?

□本报记者 孔琳

牛蕾:书是最神奇的“职业装备”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教龄的老师,我发现书是最神奇的‘职业装备’,是小朋友会变形的‘宝藏盒’。”石岗大街第二小学副校长牛蕾说,当年读过《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之后,她学会了用“夸夸望远镜”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一个沉默寡言的小男孩,因此迷上《昆虫漫画笔记》,现在能举着放大镜追着同学分享“蚂蚁交通规则”。

“有人问我:孩子看书三分钟就跑怎么办?我的答案呀,是把阅读变成‘偷偷撒糖’,让阅读自然发生。”在自家孩子小的时候,牛蕾会把新书藏在书包里当“惊喜盲盒”,在冰箱门贴上手绘版“每日书单剧透”,周末再来个“书本大冒险”……当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社交的一环时,成长自会与书香同行。

今年,牛蕾的心头好是《太好玩了,京剧》。“书中,京剧比动画片还酷,藏着无数让你‘哇塞’的惊喜。”牛蕾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把生活读成童话。

师振国: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

晨光中,保利启新小学的学生在教学楼的连廊内书架旁,或倚窗细读或席地分享;教师办公室里,一本本教育专著内夹着教师密密麻麻批注的卡片。每当看到这一幕,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师振国总是会心微笑,这是学校深耕阅读11年的生动写照。

“持续参与阅读的学生,其逻辑思维、情绪管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显著增强。阅读更是一把打开学科素养的万能钥匙。”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师振国为各班创设了“阅读能量加油站”,包括每周一次的图书漂流,每天下午20分钟的师生共读时光,每个学期的阅读存折……师振国认为,对一名教师而言,书籍就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如今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30分钟。

“这个读书日,我推荐学生与家长共读《追风筝的人》(青少年版),这个关于救赎与成长的故事,既有对异域文化的全景展现,又能引发对‘友谊与责任’的深度思考。”师振国说。

周淑梅:终身学习才能成为点灯人

“若要教好语文,阅读、阅读、还是阅读。”这是南乐乡小学校长周淑梅在教育生涯中的感悟。

“初入教坛时,是阅读让我曾经贫瘠的课堂有了鲜活而温暖的因子。”绘本、童谣、整本书阅读、主题阅读、全科阅读……周淑梅如饥似渴地阅读。

成为校长后,如何培养师生阅读习惯、建构阅读课程体系,让周淑梅不断思考、尝试、实践。她将阅读教育理论融入日常实践,用《星期三书店》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对个人的影响和书籍的价值,借《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传递包容与理解。阅读让教育从“知识灌输”升华为“生命对话”,更让周淑梅明白:教师唯有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成为真正的点灯人。

新校区的筹建、10年的书香校园建设,周淑梅让图书角、读书长廊成为校园的风景线,让朗朗书声回荡在每一个清晨。

孙姗姗:阅读是职业发展“充电器”

“工作后我发现,阅读是我职业发展的‘充电器’。”孙姗姗是维明路小学的一位班主任,她喜爱阅读,更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孙姗姗在班级里设立图书角,并制订“图书管理员轮岗制”,让学生自主管理。每周开展“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书籍脉络,用情景剧表演经典片段。针对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她建立了“阅读成长档案”。

孙姗姗制定了自己的月度阅读计划,每月精读1—2本专业书籍,泛读3—4本拓展类书籍。“阅读教育理论著作,可以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阅读学科前沿书籍,可以拓宽知识边界,让课堂更有深度。阅读教育理论著作,我学习了分层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先进教育方法……”

王奕森:阅读让学习得心应手

“书中的故事激励着我从偏僻的小山村走出来,考上大学。”市民王丽丽说,知识改变命运,而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是阅读。

在王丽丽的引导下,她的孩子王奕森从小就接触各种类型的书籍。她觉得,阅读不仅能帮助孩子拓宽知识面,还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了解世界的多样性。

“阅读让语文课本上的人物变得鲜活,让学习更加得心应手。”阅读不仅帮助就读石家庄市实验小学的王奕森更好地学习,还让他感受到不同人物身上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他学会了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世界读书日,母子共读了《格林童话》。王丽丽希望能将书中人物身上的善良、勇气、智慧传递给孩子,让宝贵的人生哲理陪伴孩子成长。她还提醒:“从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专业角度出发,我更倾向于推荐小朋友阅读纸质书。小朋友的眼睛还在发育,电子书对儿童的视力可能会有一定的伤害。”

商慕白:家长助力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训练思维、积累词语素材的重要途径。”谈南路小学学生商慕白在家长的引导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妈妈白从霞分享了家长助力的方法。

“让书在家中触手可及。”商慕白的家中有两个小书架,客厅、卧室各有一个,这让他能随时翻阅感兴趣的书籍。“孩子读书要从兴趣出发。对于年幼的孩子,亲子共读必不可少。”家长和孩子可以扮演书中的角色,探讨书中的故事,让阅读更有趣。

“要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固定阅读时间。不时地让孩子喜欢的图书主角‘具象化’,包括去动物园看动物、看纪录片、动画片等,让书本内容不再枯燥。”

商慕白很喜欢《中华上下五千年》这套书。他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阅读这本书,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文化自信和历史智慧。”

梁婧轩:书籍像智慧的老师

图书是红星小学学生梁婧轩成长路上的好伙伴。“在语文学习中,大量阅读帮我积累了丰富词汇,也让我学会用生动的语言表达想法,写作文时思路更加清晰。在成长过程中,书籍像智慧的老师,教会我许多道理,让我变得更加懂事、勇敢。”

梁婧轩养成阅读习惯,靠的是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妈妈张爱玲采用“榜样引领”与“趣味激发”相结合的方式。“我会在家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与孩子共享阅读时光。同时根据孩子的兴趣挑选绘本、故事书,开展亲子共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在互动中爱上阅读。”

梁婧轩向小朋友“强烈”推荐《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书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让我写作文时灵感不断。还有父子间暖暖的亲情,让我在大笑中学到道理……”

温梓珺:在阅读中收获了快乐

“以前我不太爱读书,后来妈妈每天陪我读一会儿《米小圈上学记》,有趣的情节吸引着我,慢慢地我就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北翟营小学的温梓珺在阅读中收获了快乐,也为她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很多益处。

阅读让温梓珺积累了不少好词好句,让她在写作文时再也不会“无话可说”。如今,她更爱学习语文了。课本里生动有趣的对话、精彩的描写、一个个贴近校园生活的小故事,也让温梓珺懂得了很多道理,像要珍惜友谊、对待学习要认真等,并帮助她更好地和同学相处。

“《米小圈上学记》里的很多故事,就像我们的生活,会让你在哈哈大笑中有所收获。”温梓珺说。

责任编辑:石家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