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新规实施 “好房子”建设迭代升级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25-04-24 08:30 字号:T|T

摘要:《住宅项目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新规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标志着我国住宅建设进入品质提升新阶段。此次住宅技术标准的迭代升级,不仅是住宅项目的底线要求,也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本报记者 李小白

新规落地将提升住宅底线标准

3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新规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新规在建设方面,要求住宅项目应满足无障碍设计原则。住宅建筑应满足居住所需的通风日照、采光、隔声、防水、防潮、保温、隔热等性能要求。住宅建筑外窗、外墙装饰、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应安装牢固,不应脱落、坠落。

在建筑空间方面,要求新建住宅建筑的层高不应低于3米;卧室、起居室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6米;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米。相较于现行标准,住宅层高、室内净高同步提升了0.2米,将有效提升新建住宅的采光、通风效果,同时也为智能家居等设施的安装提供更宽裕的空间和设计可能性。

在公共空间方面,要求4层及4层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2台电梯。另外,住宅建筑的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能够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

在室内环境方面,新规提高了卧室起居室分户墙和分户楼板两侧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以及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同时,对建筑设备传播至卧室、起居室的结构噪声、卫生间排水噪声等提出了噪声限值要求。

为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新规系统强化适老化设计,要求卫生间便器和洗浴器旁应设扶手或预留安装条件;要求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1个无障碍公共出入口,提高了户门、卧室门、厨房门和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要求,方便搀扶老年人进出,或乘坐轮椅进出。

智能化是此次住宅新规中的新增条款,主要针对通信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进行明确规定。新规要求,在公用电信网络实现光纤传输的地区,通信设施必须实现“光缆到户”。

业内人士指出,新的标准发布后,相当于提升了住房消费的底线标准,优质产品供应增加会产生示范效应,从而带动换房需求,包括原本没有换房计划的人群,也可能因看到综合品质更高的新房而产生改善居住的意愿。

3米层高为住宅设计带来更多可能

近年来,注重产品力已经成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2023年以来,石家庄新入市的部分高品质项目已将层高做到3米,改善型住宅的“层高革命”正在悄然进行。

随着住宅产品的不断迭代,地暖、中央空调等需要占用大量平面空间的家居设备正在逐渐普及,原先2.8米的层高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相应的需求。家住新华区的陈女士表示,她现在居住的房子购买于2015年,层高不到3米,地暖大约占用了8厘米的空间,中央空调一般内机还要占用25厘米的吊顶,由于层高只有2.8米,使得室内整体空间显得压抑,如果层高提高到3米,那么相应的局限将会得到改善。

业内人士指出,提升后的层高则为设计带来了更多可能。除去新风系统、智能化管线等电气设备外,还可以填充隔音棉用于强化隔音效果。在灯光上也可以做无主灯设计,使整个空间的光线更加均匀柔和。如果层高更高,还能做层次设计,如石膏线、反光灯带等,让室内空间更加美观。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规范出台是住宅技术标准的迭代升级,不仅是住宅项目的底线要求,也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通过强制性住宅规范,叠加建设“好房子”的市场引导,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石家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