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虽好但方向盘不能脱手

扫描到手机 汽车市场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25-04-18 08:13 字号:T|T

摘要:记者日前在石家庄车市采访了解到,多数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都有正确的认识,而个别销售人员对智驾功能的宣传仍不够严谨。汽车智能驾驶发生的交通事故提醒我们:当下智驾仍然是辅助驾驶,而绝非自动驾驶!

“打开功能就能躺平”“高速全程零接管”……个别车企对汽车智能驾驶功能的夸大宣传,致使消费者误以为自动驾驶时代已然来临。然而近日汽车智能驾驶发生的交通事故提醒我们:“当下智驾仍然是辅助驾驶,而绝非自动驾驶!”记者日前在石家庄车市采访了解到,多数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都有正确的认识,而个别销售人员对智驾功能的宣传仍不够严谨。

建议用户不要依赖智驾功能

记者日前走访了石家庄多家新能源汽车门店,发现不少汽车品牌都在主打“高阶智驾”卖点,突出科技性、智能化及便捷的出行体验,但个别销售人员在介绍智能驾驶时用词不很严谨。

“这款车的智驾相当于无人驾驶。”日前在石家庄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当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某款汽车的高阶智驾版时,销售人员这样介绍。在记者提醒他智能驾驶不同于无人驾驶后,这位销售人员随后修正为“自动辅助驾驶”。他进一步介绍:“这辆车能实现从A点到B点的智能驾驶,你通过语音设置好目的地后,车辆全程自己开,不需要人工接管,有时候它会提醒你手握一下方向盘,不提醒就不用扶,手扶能起到安全行驶的作用。”

在另一家汽车4S店,销售人员介绍某款汽车时表示车辆可实现城区点对点的自动驾驶,即车辆设置好目的地后会从停车场驶出,经过城区道路、上下匝道、高(快)速路等多个场景后到达目的地,会自行找地方泊车。

“智驾最常用的场景是上下班堵车、环路或高速公路,其他场景则不如人驾方便。”石家庄一家新能源汽车门店销售经理坦言。她说,虽然车辆可以全程实现自己驾驶,但碰到一些复杂路口或特殊场景可能需要驾驶者主动接管,建议用户不要过于依赖智驾功能。

石家庄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总经理对记者表示,当前所有配备智能驾驶的车型均属于辅助驾驶范畴,无法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更无法做到全程零接管。他认为,智驾核心意义是缓解开车疲劳,现在没有车能达到无人驾驶程度,但智驾功能可以人机协同操控,尤其是你在高速公路开车开累了,智驾能保障你的安全。

使用智驾绝对不能分心

“前几天假期跑长途的时候我都没有启用智驾功能。看到近期发生的智驾事故,想想自己以前使用智驾功能的时候,也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像看手机、短暂的打瞌睡等情况,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后怕。”日前,石家庄的新能源车主李先生对记者这样说。他告诉记者,现在开的新能源汽车是在2023年购买的,这款车具备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现在正努力克服对智驾功能的依赖。

记者采访了多位冲着“智驾”功能购车的车主发现,新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愉快体验的同时,也有人遇到“惊险时刻”。去年11月,张先生花了20多万元买了一辆功能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提车以后,我尝试着使用了智驾功能。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智驾,我开得特别小心,手虚握在方向盘上,脚放在刹车上,随时准备接管,感觉比自己开车累多了。”这样开了几次后他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使用智驾功能时也没那么专心了,视线偶尔也会离开前方。“大部分时候,高速自动驾驶辅助、自动泊车等功能很好用,对新手司机来说很友好。”

有了良好的使用体验,张先生对这辆车的智驾功能越来越放心。春节期间的一次经历让他对智能驾驶有了新的认识,什么技术都不如人可靠。当时他在高架上使用智驾功能时,设置了跟车距离为50米。他正常行驶时,旁边的一辆车没有打转向灯突然变道,“幸亏我及时踩刹车,才避免了一场事故。”

车主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买的新能源车已经行驶近五万公里,经常使用辅助驾驶功能,开高速非常省力,但她在使用时手一直不会离开方向盘。车主张先生说,他只会在高速路车辆较少的时候使用,自己从来不会在使用时分心做别的事情。还有多位车主提到,自己很少使用这一功能,无论什么技术,“命”握在自己手里更踏实。

智能驾驶不是自动驾驶

“准L3”“L2.9”“0接管”……在车企的智驾宣传中,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表述。这些表述看似是自动驾驶分级的细化,但实际上并不是国家认可的标准,而是车企为突显技术优势自创的营销概念。

实际上目前的智驾更多为导航智能辅助驾驶,是一种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存在区别。“‘智能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按照法规要求,方向盘绝不能脱手。”多位业内专家这样表示。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市场竞争已从电动化走入智能化,其中智能辅助驾驶成为车企抢夺市场的关键点,如城市NOA、高速NOA等辅助驾驶系统的铺开,为消费者驾车提供便利。不过,一位自动驾驶从业人员表示,不同于完全自动驾驶,虽然智能辅助驾驶中有‘智能’二字,但起到的仍是辅助驾驶作用,仍需要驾驶者随时接管。

据了解,我国采用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定义的自动驾驶技术分级标准,根据自动化程度分为L0至L5六个等级。L0—L2为辅助驾驶,需人工全程监管;L3—L5逐步实现系统主导,L5为完全无人驾驶。目前国内量产汽车的智驾水平多数处在L2级,也有车企明确表示,会在2025年率先实现L3级自动驾驶乘用车的量产销售。

记者注意到,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2月2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认证、召回和OTA监管要求的通知》。通知要求规范智驾系统的营销宣传,不许误导消费者。同时车企必须上报组合辅助驾驶系统使用情况,发生的事故及驾驶员接管等风险事件。缺陷召回管理中心将开展沙盒监管深度测试,对存在安全风险的智驾系统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管。

本报记者 王力

责任编辑:石家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