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 实现高品质居住需求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25-03-13 07:56 字号:T|T

摘要:购房者如何在买房中规避风险、走出误区、正确买房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和业内人士总结出的相关经验和买房指南,值得广大购房者借鉴和参考。

从新质生产力出发,高质量发展房地产的重要一环是建设“好房子”,其标准是“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这一标准体系的明确,旨在让人民群众真正实现高品质居住的需求。当前,房地产市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经历了深刻的调整与变革,市场不断变幻的同时,房屋质量问题、延期交房、虚假宣传等乱象也时有出现,侵害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购房者如何在买房中规避风险、走出误区、正确买房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和业内人士总结出的相关经验和买房指南,值得广大购房者借鉴和参考。

□本报记者 李小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需求的变化,“好房子”建设也是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好房子”规划建设内容应该能让购房者实实在在受益,同时也是售楼处后续销售中的卖点所在。

当前,房地产市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经历了深刻的调整与变革。市场不断变幻的同时,房屋质量问题、延期交房、虚假宣传、产权纠纷等乱象也时有出现,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让“美好新家”多了瑕疵。

一些开发商为追求利润,偷工减料,导致房屋出现墙体开裂、漏水、地面不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业主的居住体验。部分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夸大宣传,承诺的教育医疗资源、生活配套设施、花园绿地建设等最终未能兑现。

此外,有些合同条款模糊、霸王条款等问题也让消费者在维权时陷入被动。延期交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消费者不仅无法按时入住,还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新一轮调整周期,对于房企而言,坚守“好房子”建设,落实高品质交付,不仅直接关乎购房者的切身利益,也关乎房企的品牌建设与稳定发展,更是重建市场信心的关键所在。

迟迟不能交房或延期交房怎么办

在买房过程中,消费者可能面临诸多误区,如虚假宣传、合同漏洞、质量缺陷、产权纠纷等。购房者在买房之前需要掌握一些知识,做出理性决策,进而规避购房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业主遇到项目迟迟不能交房或延期交房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相关规定,当开发商逾期交房时,购房者有权依据合同解除购房合同。购房者应仔细审视购房合同中关于交房期限的约定,并收集相关证据,如购房合同、交房通知书、逾期交房的证明等,以证明开发商确实存在逾期交房的违约行为。

如果开发商未能按约交房,购房者应首先进行催告。若经催告后三个月内开发商仍未交房,购房者即获得合同解除权。

购房者可以直接与开发商沟通,了解延期原因并要求具体解释和依据。如果沟通无果,可以要求开发商给出具体的交房时间表。

如果以上方法无效,购房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住建局等相关部门投诉。相关部门会介入调查,促使开发商尽快履行交房义务,必要时可走法律程序。

警惕利用噱头虚假宣传误导购房者

在购房过程中,虚假宣传是许多购房者担忧的问题。要避免此类风险,需通过法律手段、信息核实和主动防范相结合。

首先,购房者要核实开发商资质与历史。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开发商资质、经营状况及是否有违规记录。搜索开发商过往项目,查看是否存在烂尾、延期交房、虚假宣传等纠纷。

其次,购房者要实地考察项目,测量宣传中提到的地铁站、学校、商超、公园等配套的距离,而非轻信“直线距离”。向当地规划部门(如自然资源局)查询区域规划文件,确认开发商承诺的交通、商业、医疗等配套是否在政府规划中。

购房过程中,几个关键动作需要重视。例如,保存所有宣传证据。拍摄沙盘、样板间、宣传单页、广告视频等,要求开发商在宣传材料上盖章确认。对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如赠送面积、装修标准)进行录音,并尽量写入合同。

另外,购房者要警惕“规划中”的模糊承诺,同时在买房时一定要查验项目相关证书,要求开发商出示《国有土地使用证》《预售许可证》等,确保五证齐全,项目合法。

购买精装房存在的种种误区不容忽视

精装房,是指开发商交房时,已经对房子进行了全面装修,业主只要添加些家具等物件,就可以入住的房子,这类“成品房”大多让购房者省时省力。但精装房缺乏明确的行业认定标准,缺乏明确的验收标准,这也导致了精装房乱象的出现。

购买精装房存在的误区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价格方面。精装房的价格通常包含毛坯房价格与装修款两部分。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需仔细核对,确保没有重叠项目或额外收费,特别是当购房者未选择装修时,应确保装修款被相应扣除。

其次是材料和品牌差异。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产品价格差异可能很大。购房者在购房前应详细记录装修材料的品牌、颜色、产地、质量等级以及施工工艺等信息,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以避免交房时因材料问题产生纠纷。

另外,合同条款不明确需要注意。许多消费者可能觉得将国家或地方标准逐一纳入合同可能过于繁琐,建议采用简洁方式,如在合同中加入类似“装饰装修应至少达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标准”的条款,从而有效规避潜在风险。

中消协梳理

五大买房“避坑”指南

买房,是老百姓最重要的消费需求之一,通常也是单笔支出最大的消费。但普通消费者缺乏相关知识,而房产交易中又关联金融等多个行业,使得商品房交易问题复杂化。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梳理出五大买房“避坑”指南。

一是质量。在房屋质量方面,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房屋质量差,墙体及天花板开裂,地基下沉,屋面漏水渗水,管道渗漏不通等;精装修房暗藏玄机,如用材不实,高端宣传、低标配置,工艺粗糙、质量不过关等。

消协提出,当房屋出现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和严重质量问题,影响消费者居住时,消费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开发商赔偿损失。当房屋出现渗水、空鼓等非严重质量问题时,保修期内开发商应承担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其他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二是价格。在房屋价格方面,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买房被要求购买装修包、升级包等费用,变相提高房价,一些摇号热销楼盘的置业顾问隐晦地告诉购房者,不买“装修升级包”就无法签订购房合同;随意收取房价外费用,如团购费、排号费、改造费、开户费等。

消协提出,商品房买卖中,开发商经常以认筹金、诚意金、排号费等各种名义提前收取消费者费用,然后通过合同将其转化为定金,限制消费者解除合同的权利,使消费者权益遭受损害。消费者要注意查看相关票据和合同内容,防止交费名目发生变化。

三是宣传。在售楼宣传方面,消费者投诉主要问题有:隐瞒房屋性质,违规诱导消费者交易,比如隐瞒限售房情况(限售期内不能过户)、公寓房的产权年限(大多为40年)等,损害消费者权益;通过图片文字、现场展示、口头承诺等形式做虚假宣传、虚假承诺;以协助办理贷款为名诱导不具备条件的消费者购房等。

消协提出,房地产广告内容不得含有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不得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不得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市政条件做误导宣传。对于房屋交易,消费者应当结合自身信贷条件合理安排,不符合信贷条件的,切勿轻信开发商或中介协助成功办理贷款的承诺。

四是合同。在合同履行方面,消费者投诉主要问题有:交付的房屋与样板房、楼书宣传等不一致,如房屋层高变低、多出横梁等;房屋面积缩水,与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开发商延迟交房,拒不承担违约责任;交房后,不能及时协助业主办理过户等。

消协提出,相对于消费者而言,开发商属于强势一方。一些开发商利用定金等方式先行固定消费者,再通过补充协议等“绕开”示范合同强迫消费者接受其单方拟定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排除、限制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减轻、免除经营者责任,消费者要么接受不公平条款,要么损失定金,陷于两难境地,对此应予严厉制裁。

五是中介。在房屋中介方面,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些房屋中介弄虚作假,比如发布虚假房源信息、房源价格不透明、隐瞒房屋的真实情况等;有的存在乱收费现象,比如未告知或未经消费者同意收取代办费、银行贷款手续费等;有些房屋中介违规操作,比如泄露买卖双方个人信息、承诺办理银行贷款、代替银行为买方做资金监管、将购房款据为己有或者挪作它用等。

消协提出,在签订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前,房地产经纪机构及经纪人应当如实向委托人说明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和房屋买卖合同的相关内容,并就各方权利义务进行如实告知。房地产经纪机构及经纪人未履行应尽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报记者 李小白 整理

责任编辑:石家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