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 老师手把手教学生“收心”

扫描到手机 教育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25-02-21 08:15 字号:T|T

摘要: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你从假期模式里走出来了吗?该怎么快速调整状态,重新找回生活节奏和学习劲头呢?记者邀请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出了翔实、落地的“收心”建议。

本报记者 孔琳

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你从假期模式里走出来了吗?记者通过采访得知,现在还有个别同学晚上熬夜不睡觉、早上赖床不想起、写作业拖拖拉拉、学习也没啥动力,整个人提不起精神,还陷在“假期综合征”里。该怎么快速调整状态,重新找回生活节奏和学习劲头呢?记者邀请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出了翔实、落地的“收心”建议。

调整作息时间 制订学习计划

针对一些同学在上课时哈欠连天、学习效率低、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几位受访老师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赶快调整作息“生物钟”。

“从现在开始,每天早睡早起,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适应学校的节奏。”翟营大街小学的朱琳老师给出了一个时间表:晚上10点半前上床睡觉,早上7点准时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精神饱满。

为了让同学们快速把注意力聚焦在学习上,找到学习方向,老师们给出的第二个建议是:制订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

维明路小学的孙姗姗老师建议,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表和学习任务,制订每日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目标,如每天背诵20个单词、完成一篇阅读理解等,每完成一项就打勾,增强成就感和学习动力。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学习就有了方向。

在找回自己的学习节奏方面,胜利大街小学的成伟利老师也给出了翔实的建议:认真执行新学期学习计划,做到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再复习当天的内容,预习明天要学的知识,让学习更有条理。上课时要专心,积极思考问题,不懂就问,不带疑问回家。做好课堂笔记,用好错题本,这样复习的时候就有了重点。用睡前阅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桥西实验小学的郭绿津老师除了建议同学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外,还给出了一些能快速找回状态的“小妙招儿”:整理学习用品,清理书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多与同学、老师交流,遇到困难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增强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减少学习“焦虑” 家长也需助力

“通过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石家庄高新区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何彦峰说,但这样一来,同学们会发现,自己已经“遗忘”了一些知识,这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焦虑”。

何彦峰建议,同学们要正视“遗忘”带来的焦虑。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复习上学期的重点知识,预习新课程,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

除了同学们自己努力,老师们都建议,家长也需要积极助力孩子快速走进新学期。比如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协助孩子调整作息和生活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为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饭菜等。

“从假期的放松状态到开园后的规律状态,孩子有情绪、有问题是正常的。”中山华府海棠苑幼儿园园长郑云贤表示,父母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做到坚持、理解和共情,共同帮助孩子更好地摆脱“开园焦虑”。

郑云贤给出了具体建议,比如当孩子焦虑或不愿入园时,给予孩子理解并耐心引导,坚持送孩子入园,回家后可主动和孩子一起讨论在幼儿园发生的趣事,给他更多正面的语言和爱的鼓励……强化孩子的快乐记忆从而唤醒孩子们对幼儿园的喜爱,让孩子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重新熟悉接纳幼儿园。

“新学期,同学们可以学做‘哪吒娃’。”石家庄市第五十四中学副书记庞红科鼓励同学们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勇敢地去超越自己,调控出自己最佳的状态,为新学期筑基。建议父母要做“哪吒妈”,爱是永恒的主题,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对比别人家的孩子,找到自己孩子成长的步调,走入孩子的内心,用宽容、包容,成就子女的优秀。

责任编辑:石家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