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也有“三十六计”

扫描到手机 教育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日期:2024-12-16 08:08 字号:T|T

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诸多智慧与策略不仅能够帮助父母有效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还能促进亲子间情感的深化与理解的提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自卑,如何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孩子厌学,如何循循善诱让他们重拾兴趣?孩子逆反,如何智慧地调节亲子关系?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诸多智慧与策略不仅能够帮助父母有效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还能促进亲子间情感的深化与理解的提升。

01.放手计

父母不应过度代劳,而应学会放手,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父母为孩子搭建实践与锻炼的舞台,这样他们才能学会自立、自强。

02.纵容计

一些父母抱怨孩子“太淘气”,是“破坏狂”。其实,这类孩子往往很聪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较强,意志力也更坚定。智慧的家长要试着“纵容”孩子的淘气和“破坏”行为,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

03.处罚计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坚持赏罚分明的原则,这样做能够促使孩子正视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及时纠正,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4.制冷计

自负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且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自负的苗头,父母应及时采取“制冷”措施,适度地给予提醒与引导,适时泼点冷水,帮助孩子学会客观评价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05.包容计

尽管孩子可能不够聪慧或存在诸多不足,但作为父母,我们绝不能对孩子存有偏见,更不能羞辱或嫌弃他们。我们应当以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孩子,对他们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够成长和进步。

06.扮弱计

我们不妨偶尔在孩子面前“示弱”,并向他们寻求帮助。这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变成了懂事且能够独当一面的“小大人”。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责任感,还加深了亲子间的情感纽带。

07.补强计

补强法则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行为带来积极的结果与认可时,这一行为往往会得到强化并倾向于重复发生。将此原理应用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孩子因自己的行为获得肯定与赞赏时,他们的自信心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这种正面反馈会激励他们不断重复那些令人满意的行为,从而逐步克服自卑心理,逐步成长为充满自信、积极上进的好孩子。

08.诱导计

孩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经历“学习倦怠期”,然而,仅仅通过强制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也并非良策。更为明智的做法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

09.冷淡计

当孩子表现出任性行为时,建议尝试采用冷处理的方式,通过减少对他们的过度关注,使他们因此而自然收敛脾气,从而学会自我调整与控制。

10.受挫计

逆境往往能造就人才,那些历经挫折与重重考验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适度地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是他们人生不可或缺的一课。

11.样板计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而孩子则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务必严于律己,时刻以自身的正面行为为孩子树立典范,引领孩子茁壮成长。

12鼓励计

孩子时常会产生自我怀疑,面对困难时容易选择放弃。此时,家长应持续给予孩子鼓励,赋予他们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坚信能够成功的信念。这样,在父母充满期待的目光中,孩子能够勇敢地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13.倾听计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心声,家长唯有耐心倾听,方能真正洞察他们的想法与感受,从而对孩子的生理及心理问题、变化作出及时且恰当的应对。

14.赏善计

教育孩子,奖励比惩罚更有效。多奖励,适当使用惩罚。通过肯定孩子的优点来替代直接否定其缺点,不仅能避免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还能激励他们取得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15.点拨计

喋喋不休的说教与过度包办的父母,往往招致孩子的反感。智慧的家长会在孩子面临难题或行为失当时,适时地给予点拨与引导,协助孩子解决问题。这样,孩子能在实践中领悟道理,家长也实现了教育的目标。

16.暗示计

当你拥有成为天才的感觉,你便趋向于成为天才;当你怀揣成为英雄的梦想,你便逐步靠近英雄。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个好孩子的那份自信,他就会真正成为好孩子。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为孩子营造一个“我很棒”的自我认知,他会逐渐在这种信念的驱动下变得越来越出色。

17.容过计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对于性质不严重的过错,家长不妨展现出宽容与谅解。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在内疚与自责中更加认真地反省并改正错误,还能培养孩子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心态。

18.训诫计

对于某些错误,我们可以以宽容之心对待;而那些不能容忍的错误,家长必须实施合理且有效的批评,以确保孩子不会重蹈覆辙或误入歧途。

19.熏陶计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巧妙地运用讲故事等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健康兴趣爱好,还能陶冶其情操、塑造其品格,从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0.疏导计

教育孩子时,父母的过于专制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跟你“对着干”“硬碰硬”,但如果采取明智、开放的疏导策略,孩子就会愿意跟你愉快合作。

21.尊子计

亲子间产生冲突与矛盾,很多时候源于父母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尊重,这让孩子感到恐惧与不满,进而拉大了双方的距离。试着去尊重孩子,你会发现,自己将成为孩子心中最受欢迎的父母。

22.对等计

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在于平等相待,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唯有如此,孩子才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分享内心的真实想法,家长也才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扰。

23.攻防计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教育孩子时也是这样,与其在孩子出现问题后再去管教、愤怒,不如提前打好“预防针”,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他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24.训俭计

父母应当坚定地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孩子的关爱与负责。

25.伴教计

如果父母能够积极融入孩子的生活,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不仅能加深亲子间的情感联系,还能给予孩子极大的鼓舞。

26.防微计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小毛病,如霸道、无礼、懒惰等。面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家长必须予以重视并严格管教,以防微杜渐,避免小毛病演变成难以纠正的大问题。

27.劝和计

当孩子与老师之间出现摩擦与误会时,家长应扮演起“调解员”的角色,协助双方化解矛盾、消除误会,促进彼此的理解与包容。

28.立规计

孩子自控能力较差,且对家长频繁的“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式说教容易产生反感。父母可以制定一套清晰、可行的行为规则,让孩子以此作为自我行为的衡量标准,从而自觉地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29.减负计

儿童心理学家强调,过大的压力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关键诱因之一,因此,为孩子减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0.激发计

通过巧妙地利用孩子的好胜心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使孩子从原本的不爱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但需注意,使用此方法时应适度且谨慎,确保不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1.悦纳计

若孩子无法全面认识自我,忽视自身的长处,可能会导致自卑、嫉妒等心理问题。父母应积极引导孩子发现并欣赏自己的优点,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自己的喜爱与自信,从而自信满满地面对生活的各项挑战。

32.用忍计

当孩子表现出一些令父母难以接受的“坏习惯”“臭毛病”时,采取“疾风骤雨”般的教育方式往往适得其反,还可能将孩子推向更极端的境地。父母应学会“克制急躁,善用忍耐”,压下怒气,以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来对待孩子,温和地引导他们纠正不良习惯。

33.励勇计

在生活中,往往是那些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人能够取得卓越成就并收获幸福。多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勇敢地去尝试,成为保持好奇心、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的人。

34.感化计

教育孩子时,仅靠说教、责骂或劝导是不够的,有时还需融入真挚的情感,这样才能深深触动孩子的心灵,实现教育的最佳成效。要真正感化孩子,必须确保情感的真诚与深切。

35.平等计

有的孩子常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性格对人际交往是极为不利的。在生活中,父母应避免溺爱,不给孩子特殊待遇,着重培养他们的分享与合作精神,逐步塑造出具有宽广胸怀的孩子。

36.体验计

鼓励孩子多尝试、多体验、多参与,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孩子需要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人民日报微博,有删改)

责任编辑:石家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